锂电池会全面取代铅酸电池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8-04 12:47
点击量:次
锂电池与铅酸电池相比,的确优势明显:
1. 体积更小、重量更轻。锂电池容量密度高,在重量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锂电池装下的能量是铅酸电池的数倍,而同样能量的锂电池也比铅酸电池轻很多。
2.寿命更长。根据电池新国标强制设定的不低于350次的循环充电寿命,锂电池循环充电高达1000次,优势明显。
上半年,锂电池新能源产业链总投资金额超过2688亿元,锂电池以300%增长速度席卷整个行业。然而,锂电池想要取代铅酸电池,就目前来看,仍存在着不少阻碍因素。
1. 成本高,技术不成熟。高能量密度的锂电池没有足够的资本作支撑,锂电池研发技术难题也有待攻克。
2. 回收再利用难。锂电池回收行业没有形成规模化的回收再利用市场模式,再加上受技术手段和资金的限制,锂电池的回收再利用率也不高。
3. 价格高,市场基础小。高成本造就了高价格,与铅酸电池相比,锂电池在价格和市场基础上仍然处于劣势。
在锂电池凭借先天优势给铅酸沉重一击的同时,又受到技术和资金的牵制,难以迅速扩张。目前,铅酸电池依靠自身价格和市场优势仍然占据着行业的半壁江山。熟悉电池行业的人士都知道,铅酸电池易于回收利用,且回收利用率高,能形成稳定的循环使用,这也是铅酸电池能够持续保持旺盛的市场活力的重要原因。与之相对应的是锂电池回收利用却困难重重,几乎没人愿意回收。
铅酸电池易于回收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有54家动力电池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发布了投资扩产计划,投资总额近1160亿。红到发紫的锂电池,或许已有预感,锂电池行业即将迎来发展的最大瓶颈。
这个瓶颈是成本吗?当然,成本曾一度成为锂电池行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但是,在很多企业潜心研发下,近几年,锂电池平均成本已经有所下降。曾经困扰锂电行业的安全问题,近年来也屡屡迎来突破。
电动车行业普遍关心的锂电池能否替代铅酸电池,在锂电池成本下降、安全性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关于锂电池回收的问题成为锂电池能否替代铅酸电池最为关键的一步。
锂电池回收复杂成本高
锂电池的回收为什么这么难?锂电池回收的技术路线相当复杂。电池必须先进行预处理,包括放电、拆解、粉碎、分选。拆解之后的塑料和金属壳体可以回收,但代价高昂:因为残余电压仍然高达数百伏(不包括18650电池),有一定危险;电池壳体为了安全需要,封装为不可自拆卸的形式,打开颇费功夫。就预处理环节而言,肯定是赔本买卖。
锂电池正极材料也是五花八门,主流的就有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酸锂、磷酸铁锂等。用酸碱溶液浸出,然后再经过多种化工程序,对金属氧化物进行萃取。但这些氧化物的成分萃取条件不同,混合液更为棘手。事先按照正极材料对电池分类,成本也不低。
回收正极金属,已经是电池回收行当中最有利可图的一个环节。但是程序太过复杂,会算账的企业都对之却步。现在大宗商品和有色金属、稀土产品价格都在低谷徘徊,用这些方法回收金属相当不划算,更别提事后麻烦更大的废液处理。照目前的技术水准,单只废液处理一项,就足以吃掉可怜的回收金属收益。
掉头的生意有人做,赔本的买卖没人干。在目前技术条件下,没有公司会主动投入回收产业。那么只剩下被动应付这一途径了。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不在锂电池本身,而在于目前的技术手段。如果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不能够建立有利可图的回收产业,锂电池就会成为“定时炸弹”。
而首当其冲的,自然是锂电池生产企业。日前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布的《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第一次明确了责任主体,和治理污染的逻辑是一样的:谁产出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
从政策角度来讲,这样的规定是为了避免责任的麻烦,而对于锂电池行业来说,这样的规定,恰恰缺失的是企业至关重要的一点:如何盈利。
如果锂电池的回收近两年能够迎来大的技术突破,锂电池替代铅酸电池,才会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