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真正引起锂电池爆炸的原因是什么?锂电池正确使用方法介绍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8-04 15:23    点击量:
作为锂电池行业从业者,我认为有很多原因导致电池起火或者爆炸:
  
1、设计时正极过量,或者涂布不均,运输过程中振动导致极片错位,充电时有锂枝晶出现。
  
2、运输过程中振动导致极片错位,导致电极膨胀时通过壳体或连接片发生短路。
  
3、毛刺和粉尘,振动和膨胀造成隔膜短路。
 
4、隔膜不良。
 
5、点焊镍带时电流过大,将内部外层隔膜损伤或增加金属粉尘。
 
6、运输过程电压和温度造成SEI层的不稳定。
  
7、充电过充。电芯过充电时,正极的锂过度放出会使正极的结构发生变化,而放出的锂过多也容易无法插入负极中,也容易造成负极表面析锂,而且,当电压达到4.5V以上时,电解液会分解生产大量的气体
 
8、水分过高。水份可以和电芯中的电解液反应,生产气体,充电时,可以和生成的锂反应,生成氧化锂,使电芯的容量损失,易使电芯过充而生成气体,水份的分解电压较低,充电时很容易分解生成气体,当这一系列生成的气体会使电芯的内部压力增大,当电芯的外壳无法承受时,电芯就会爆炸。
 
9、负极容量不足。 当正极部位对面的负极部位容量不足,或是根本没有容量时,充电时所产生的部分或全部的锂就无法插入负极石墨的间层结构中,会析在负极的表面,形成突起状“枝晶”,而下一次充电时,这个突起部分更容易造成锂的析出,经过几十至上百次的循环充放电后,“枝晶”会长大,最后会刺穿隔膜纸,使内部产生短路。
 
10、内部短路。由于内部产生短路现象,电芯大电流放电,产生大量的热,烧坏隔膜,而造成更大的短路现象,这样电芯就会产生高温,使电解液分解成气体,造成内部压力过大,当电芯的外壳无法承受这个压力时,电芯就会爆炸。
 
11、外部短路。外部短路可能由于操作不当,或误使用所造成,由于外部短路,电池放电电流很大,会使电芯的发热,高温会使电芯内部的隔膜收缩或完全坏坏,造成内部短路,因而爆炸。


一、经常检查。在我们使用电动车的过程中,如果发现电动车的续行里程在短时间内突然下降,那么可以断定是由于电动车锂电池出现短路现象。这个时候就需要找专业人士检测维修重新配组。
      二、存放过程中防止电动车锂电池亏电。亏电状态是指电动车锂电池使用后没有及时充电,这样容易堵塞了电离子通道,造成充电不足,电池容量下降。时间越长电池损坏越重。锂电池存在自放电现象,长时间不用可以取出放在阴凉干燥处,两三个月充电一次,锂电池最佳保存是半电存放(即标称容量40%-60%左右)。
 
三、正确掌握充电时间。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准确把握充电时间,参考平时使用频率及行驶里程情况,也要注意锂电池容量大小说明,以及配套充电器的性能、充电电流的大小等参数把握充电频次。锂电池不具有记忆效应,可以随用随充,但是要注意不能过放,过度放电会造成不可逆的容量损失。
四、防止高温环境下曝晒。电动车锂电池在高温下曝晒,如果是温度过高的环境会使电动车锂电池内部压力增加而使电池限压阀被迫自动开启,这样会促使电动车锂电池的失水量,从而引发电池活性下降,加速极板软化,最后充电之后造成致命损坏。
五、尽量避免使用街边快速充电站。 常见的快速充电站主要针对铅酸蓄电池应急快速充电,高电压高电流会对锂电池内部结构造成一定损伤,而且锂电池内部保护板也会自动切断电流,所以一定要使用配套的专用锂电池充电器,配套性能强、充电倍率适度。
六、安全存放使用电池。锂电池在闲置时要放置于阴凉通风处,避免高温和潮湿,雨天尽量避免出行,即使骑行也要注意保护,谨防锂电池进水。鉴于锂电池自身特性,严禁敲击、针刺、脚踏、改装、私自拆解,更不要放置于微波、高压环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