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笔记本电池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8-15 21:34    点击量:
生活中我们离不开电器,而电器不是要插电就是要用电池了。手机、笔记本、相机、充电宝、电动车等,都是使用充电电池。而这些充电电池基本都是锂离子电池,那这些电池这么危险的吗?我们消费者使用岂不是还要注意防爆?今天求真君带大家去看看锂离子电池。
 
  常有人将锂离子电池与锂电池的概念混淆,其实锂离子电池的简称不是锂电池,锂电池(Lithium battery)严格意义上其实指的是锂原电池,它内含纯态的锂金属,是不可充电的一次性电池。
 
2
 
▲笔记本电脑基本使用锂离子电池
 
  而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 battery)则是一种充电电池。锂离子电池通常会使用一个嵌入的锂化合物作为电极材料,并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移动来工作。相比于传统的水溶液二次电池来说,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高、循环寿命长和对环境友好的显著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电池体系,因而是便携式电子设备中最常使用的二次电池类型之一(另一是镍氢电池),而且在军事、纯电动汽车和航空航天领域,也都有它的出现。
 
dc
 
▲锂离子电池用途广泛,小到手机,大到航天。
 
  但锂离子电池也存在高危风险——由于采用的是非水电解液体系,因而锂离子电池其实是很容易发生不可逆的氧化分解,或者与高活性的正极材料进行化学反应的,很容易导致电池爆炸和燃烧,造成危险事故。因而,安全问题一直是锂离子电池应用当中的重要课题。
 
锂离子电池
 
dc
 
  今年6月的时候,马来西亚摇篮基金私人有限公司的CEO纳兹林先生就因午休时在床边充电而丧命——过热爆炸的锂离子电池引发了火灾,而纳兹林先生也因头部被严重炸伤,最终身亡。
 
  那么,一般导致锂离子电池产生安全风险的都有哪些因素?厂商又是如何保障电池安全的呢?
 
影响锂离子电池安全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除了要满足容量、内阻和高低温充放电性能的要求外,锂离子电池也是需要通过各种安全性能测试的。不过,由于制造技术和运作方式等原因,它仍然会具有一定的风险。导致锂离子电池爆炸的,往往是过充电、短路、热冲击和机械冲击等因素。
 
  针刺、短路和挤压。
 
  当电池发生外部短路或受到针刺和挤压时,常常会导致电池内部隔膜的破裂,从而造成大量的电流在极短的时间内从电池的内部流过,并直接导致电池内部温度的急剧升高,从而在很短的时间内引发一系列的剧烈反应——对于安全性能较差的电池,这个过程甚至会数秒内完成,并以“殉爆”收场。
 
8144
 
▲戳破锂离子电池极易引发爆炸
 
  由于锂离子电池比能量很高,像2200mAh的笔记本电脑电池,单只能量可达30 KJ左右,一旦发生短路,电池封口处的铝制防爆阀往往会被熔化,从而造成用户的财产损失。
 
  热冲击。
 
  此外,当电池受到热冲击时,如果热冲击的温度较高,也同样会引发“热失控”的危险。这种情况通常会导致电池负极表面SEI膜发生分解,并使高度嵌锂的负极材料与电解液发生放热反应——如果电池散热速率较慢的话,就很容易导致电池内部的温度进一步升高、熔化隔膜、发生短路,并最终引发爆炸等危险事故。(所以电池要避开火源)
 
3
 
  过充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接触到的电池爆炸情况,很可能因为过充电。当电池发生过充时,电池内部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电能就很容易转变成热能,并导致电池温度的迅速升高。同以上两种情况一样,电池散热能力较差、高倍率充电往往是这类情况的元凶,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由于严重脱锂、化学活性显著增加,往往会导致比单纯的热冲击更严重的安全问题。不达标的电池和充电器都缺乏过充保护,极易造成过充发热引起爆炸。
 
生产商会采取的安全性措施
  一般来说,对于生产厂商而言,安全性问题能在设计环节就解决自然是最好的。对于以上几个可能导致电池爆炸的因素,自然也是有相应的设计层面的杜绝方法。能通过安全监测合格的电池,才会流入市场之中。
 
  由于锂离子电池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因而,电池在设计时就必须采用一些特殊的措施以确保安全,目前采用较多的结构设计是采用可热封闭的隔膜、串联正温度系数电阻以及采用防爆盖帽。
 
  热封闭隔膜
 
  当电池由于针刺或挤压等造成很大的电流通过电池,造成电池温度上升时,电池内部的多孔隔膜就会迅速软化,由于电池卷芯较紧,受到挤压的隔膜就会因其多孔结构的相互粘连,而形成一种几乎完全封闭的结构,从而停止离子的传输并终止化学反应,达到电流被迅速切断的目的。安全性能达标的电池,往往会在这个环节就阻止温度的进一步上升,并使电池不再发生危险。等于为电池加个保护膜,电池被戳破,可以迅速填补并断电,防止爆炸。
 
dc
 
  但不达标的产品,就有可能在这一步因为隔膜在升温时没有形成较好的封闭结构,或者受力不均匀引发的收缩变形,从而造成电池的内部由于短路而发生危险。
 
  正温度系数电阻(PTC)
 
  另外,利用电阻升温阻值升高的原理所设计的保险措施,也同样十分有效——当电池发生过充或者外部短路时,大量的电流会使电池所串联的正温度系数电阻升温,从而导致电阻发热、升高阻值,并因此降低流过电池的电流,以保障电池的安全。相当于增加一个电阻守卫,过充或短路→电流大→发热→电阻提高→降低电流→保证安全。
 
  安全阀
 
  除了以上两种比较常规的解决办法外,还有一种脑洞大开的安全措施也同样是现今厂商所乐于使用的。电池过充后,受热后电解液汽化和电解液分解产生气体,都有可能造成电池内部气压的骤然增加,从而导致电池的爆炸。防爆阀或防爆膜正是为此而设计的,它们会及时破裂,释放电池的内压,从而保障用户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另外,圆柱型电池正极盖帽中的防爆阀在变形的同时还可能会切断与电极片的连接,从而防止电池发生危险)。就是舍己为人了,安全阀知道电池过充“生气了”,先引爆自己让电池“泄气”,保证安全。
 
  提高电池安全的化学方法
 
  此外,可聚合的添加剂、 电压敏感隔膜、氧化还原电对、阻燃添加剂等化学方法也同样是厂商所经常采用的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