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性能如何评价?
众所周知,锂离子电池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极材料成本达到30%,也是当前提升电池性能关键,根据使用材料不同分为钛酸锂、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镍钴锰和镍钴铝六种,其中后两者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元锂电池,又称三元聚合物电池;
业内人士指出,动力电池性能指标主要有储能密度、循环寿命、充电速度、抗高低温和安全性五个维度,其中储能密度和安全性是两大刚需,钛酸锂电池和锰酸锂电池因为储能密度太低而被抛弃,钴酸锂则因安全性太差而束之高阁,仅仅剩下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跻身主流市场,分别应用于客车市场和乘用车市场。同时,就NCA(镍钴铝)和NCM(镍钴锰)两种电池比较而言,NCA性能更为优异,但因为热失控温度较低,对制作工艺要求高、成本高且技术掌握在日韩车企手中,因而国内主要研发NCM电池,当前按照三元材料比例不同,分为111、523、622和811四种,其中881高镍电池成为重点突破方向,因为它是提升电芯能量密度关键;
其次则是抗低温上,三元锂电池低温使用下限值为零下30度,相比磷酸铁锂电池低温下限值零下20度更有优势,同时在相同低温条件下,三元锂电池冬季衰减不到15%,明显高于磷酸铁锂电池衰减高达30%以上,更加适合北方市场,这就是为什么比亚迪畅销南方,却很难在北方打开市场关键所在(本文属于原创,三毛看车首发,转载请注明);
不过,磷酸铁锂同样在三个方面占尽优势,其一是安全性高,因为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温度普遍在500度以上,三元锂电池则低于300度,一些高镍电池热失控温度甚至低于200度,相比之下磷酸铁锂电池在汽车高速行驶及快速充电过程中自燃风险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