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艘锂电池混动货船亮相,有望促进节能环保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06 19:45
点击量:次
据共同社3月4日报道,日本新日铁住金集团旗下的NS联合内航海运公司(东京)4日在东京都内公开了日本国内首艘搭载锂离子电池的混合动力货船。仅靠电池可最多航行约6小时。这有望促进节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和改善船员的劳动环境。
公开的是2月27日竣工的内航货船“Utashima”(499吨级),全长76.19米,宽12.00米,将用于运输新日铁住金的钢材。该船设有2828个由24个东芝产锂电池构成的电池组,相当于约2700辆普通混合动力车(HV)的电池容量。
用柴油发动机航行时可为电池充电,停泊时的快速充电设备也将推进完善。如果由电池为电动机提供电力并带动螺旋桨进行航行的话,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几乎为零。
虽然造船费用接近原来的2倍,但燃耗预计可降低2至3成。通过减少柴油发动机的运转,能够增加保持船内安静的时间,便于船员休息。NS联合内航海运的常务董事和田康太郎称“这将推动工作方式改革”。
Utashima的船主为向岛Dock公司(广岛县尾道市),由小池造船海运公司(广岛县大崎上岛町)制造,NS联合内航海运将负责运航。
钴酸锂正极材料价格跟随钴价波动。
钴酸锂体系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由于今年钴价维持高位导致钴酸锂正极材料价格较高,近年钴酸锂市场领域逐渐被三元正极材料替代。
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数据,受原材料钴价波动影响,钴酸锂正极材料2018年均价同比增长9%至41.5万元/吨,其中年末较年初价格下滑27%至30万元/吨;
钴酸锂正极材料产量基本持平,行业集中度高。
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和鑫椤资讯数据,2018年,钴酸锂正极材料年度产量同比微增0.05万吨至5.37万吨,基本持平。
钴酸锂正极材料行业集中度较高,CR5超过80%,厦门钨业、湖南杉杉、天津巴莫、天津盟固利、格林美前五大钴酸锂厂家的产量为4.3万吨。
锰酸锂正极材料价格继续下滑,价格优势凸显。
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和鑫椤资讯数据,动力型锰酸锂正极材料2018年均价同比下降4%至5.80万元/吨,其中年末较年初价格下滑34%至4.30万元/吨。随着今年碳酸锂价格回落,锰酸锂体系的价格优势凸显。
锰酸锂正极材料行业集中度不高,2018年产量同比增长55%至5.5万吨,受益于性价比优势、三元混杂需求和下游市场扩展。
锰酸锂体系在低端数码、动力市场扩张较快,电动自行车、老人代步车等应用领域逐渐涉及,产品性能逐渐提升,提升在纯电动客车配套的锰酸锂电池能量密度可超115wh/kg。
此外,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和鑫椤资讯统计,锰酸锂正极材料和三元正极材料混杂的比例占今年国内锰酸锂需求70-80%。
2018年国内锰酸锂厂家行业集中度不高,增长较快的主要企业为中信大锰、贵州丕丕丕等。
▌负极材料:量价稳健,龙头表现较好
2018年负极材料量价稳健,原料针状焦价格和石墨代工价格带来压力。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和鑫椤资讯数据,负极材料2018年产量增长28.98%至25.28万吨;
受原材料针状焦价格支撑,国产中端人造石墨类负极材料2018年均价同比增长7%至5.4万元/吨,其中年末较年初价格下滑6%至5.15万元/吨。
2018年,由于有效产能较低、下游石墨电极需求增长导致针状焦继续供不应求、价格较高,给负极材料市场带来压力。
此外,2018年石墨化代工价格基本平稳,截止到2018年底约22000万元/吨。
行业产能继续扩张,龙头厂商表现相对较好。2018年锂电负极材料行业产能继续扩张,负极材料厂商跟随主要锂电厂家就近建厂,继续绑定大客户,扩张主要集中在电费便宜、环保相对宽松的区域,且扩建规模较大。
随着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逐渐集中,给行业龙头供货的负极材料厂商出货量较好,行业中小企业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