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特斯拉为什么使用松下 18650 锂电池?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9-01 12:24    点击量:
斯拉使用的松下 18650 锂电池,以 NCA 为正极,并且设计了复杂的电池管理系统,从而尽可能保证和提高了电池工作的高效性与安全性。至于是否绝对的安全,这个无法回答,你如果想说自燃,我还想说汽油车夏天也自燃呢。
 
对于纯电动汽车(不考虑插电混动以及纯混,人家可以靠汽油开挂),我们最最纠结的是什么?里程焦虑,就是开不远,因为电池的能存储的能量密度太低,车用电池成组后现在一般也就 100~150Wh/kg 的能量密度,汽油的这个数值大概是 10000……所以哪怕你像乌龟一样背一车电池都不见得解决问题。大家天天吐槽电动汽车天天充电跑不远半路没电了怎么办,都是能量密度太低给害的。
 
 
现在电池技术的最大短板,就是能量密度太低,落后于摩尔定律无穷远……别扯那些锂空什么的,即使它们能量密度也不够高,关键是离实用还远……
 
 
 
所以至于为什么不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我想说,主要原因,应该是容量(Capacity 单位是 Ah),以及能量(Energy,即容量的 Ah 乘以电压,得到 Wh)偏低(磷酸铁锂容量比三元低一点,电压还低,只有 3.4V,所以乘出来的能量就更低了)。
 
 
实际的汽车用电池组都是串并联组合出来的,需要用串联来提高电压,此时,单节单池的电压以及不同电池之间的容量一致性显得非常重要,光说容量低是不严谨的。Power 功率,Life 寿命,Cost 成本,Safety 安全,以及 Energy 能量。
 
 
 
对比的材料是 NMC/NCA 三元材料 /NCA,LCO 钴酸锂,LFP 磷酸铁锂,LMO 锰酸锂。NCA 和 NCM 比较相近,算是材料中的近亲,因此在这里归为一类说。
 
 
 
LCO = LiCoO2 , layered, NMC = LiNixMnyCozO2 , layered, NCA = LiNi1-y-zCoyAlzO2 , layered, LMO = LiMn2O4 spinel, LFP = LiFePO4 olivine
 
从这个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LFP 材料
 
Energy 能量最低(悲剧,容量低是一方面,3.4V 的低电压才是问题,反面例子就是镍锰酸锂尖晶石,电压 4.7V)。篇幅所限,就不在这里放充放电曲线了。
 
 
 
Power 功率一点也不低(在鄙研究所自制的中试级磷酸铁锂,5C 可以做到 130mAh/g 滴(当然 PHOSTECH 的也可以......)。包碳 + 纳米化材料倍率性能还是很强大的!
 
 
 
Life 寿命和 Safety 安全性最优,这主要得益于该材料中聚阴离子 PO43-的结合作用,使得氧结合的更好,与电解液的反应活性低,不像三元材料那样更容易出现一些产生氧气鼓泡等现象。寿命上,一般认为可以>4000 次循环。
 
 
 
Cost 成本,磷酸铁锂还不错,成本上仅次于 LMO 锰酸锂材料(这个东西,空气烧,锰源又便宜),第二有竞争力。磷酸铁锂的原料,磷铁锂都比较便宜,但是做成纳米粉需要一些成本,热处理又要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种种工艺要求,导致该材料的成本(国产的大约 10W/t)不像 LMO 那么低(6~7W/t),但是比起 NMC(13W/t),LCO(更贵)还是便宜一些的。
 
 
 
原因:钴比镍贵(我国贫钴啊有没有),镍比锰铁要贵,用什么原料,有什么成本。
 
 
然后再对比分析以下 NCM/NCA 材料
 
能量最有优势(电动汽车就想跑远点,这个最重要)。此外随着高镍 NCM 材料的研发推出,这个材料的能量密度还能有进一步的提升
 
 
 
功率还可以(其实也够用了,对于纯电动汽车,能量比功率特性更为重要,对于丰田 Prius 这种混动车,功率特性才更重要,但前提是能量不能太挫)
 
 
 
寿命,也不错。之前的时候,三元材料可能寿命在 1000 次左右,但是近几年来随研发工作的进展,该材料的寿命已经可以达到 2000 周(好像标准是还能保持 80%还是多少,记不清了),这就已经很可观了,比如你电动汽车,一天一充,一年 365 次,2000 次够你 6 年了,好多人这时都打算换车啦。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