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特斯拉电池的循环寿命不高而它跑得久的原因是什么?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9-12 11:23    点击量:
目前业内对电池的主要关注点是,要降低电池的成本,提高电池的容量,同时又希望电池的寿命不要降低太多,能够满足消费者日常的使用。听上去十分有理想。
如果你看到电池某一方面的性能特别强,你一定要反思一下,它付出的代价到底是什么。
 
动力电池的性能上,我们目前最看重的是能量密度和寿命,其次就是充放电的速度和对温度的响应。能量密度提高,通常的代价是电池的循环寿命会变差,充放电速度也会变差。
 
比如说,和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比起来,特斯拉的电池的确能量密度更高,但是它的循环寿命和磷酸铁锂却有两倍左右的差距。
 
特斯拉 18650 和宝马 i3 电池的循环寿命对比
 
等等。特斯拉不是续航里程高,电池能量密度高,可以慢充也可以快充,同时衰减得也很慢吗。
 
在行驶 20 万公里之后,特斯拉的续航里程还能保持在初始续航里程的 90% 到 95% 之间。这是来自 286 位 Model S 车主的统计数据。在图中,车主用他们可计量的单位「续航里程」来评估电池的衰减情况。
 
这个没有问题。只是,续航里程代表的是在一次充放电过程中车辆所能行驶的距离。而循环寿命代表的是在一个电池有效的生命周期里,可以充放电多少次。
 
我们来做一个粗略的数学题。同样跑 20 万公里,特斯拉充放电一次跑 500 公里,跑完全程需要充放电 400 次。其他电动车充放电一次跑 200 公里,跑完全程需要充放电 1000 次。
 
简单说,就是电池生命周期总续航 = 单次续航里程 ✖️ 循环寿命。也就是说,尽管特斯拉电池的循环寿命并没有那么优秀,但是它一次充放电可以跑的续航里程高,则在电池生命周期里,特斯拉能跑的总续航里程是可以比对手更高的。
 
所以,我们看到的结果是,特斯拉的电池不易于衰减这件事被车主们广为称道。但是,这并不代表特斯拉电池的循环寿命更高。特斯拉的粉丝一直坚定地认为,特斯拉的技术水平是遥遥领先的(不对,这个词现在已经不能随便用了)。
 
传统企业的工程师出来反驳,特斯拉并没有你们以为的那么牛。粉丝不服,那你们的续航怎么没有超过特斯拉?工程师不想解释,却在私下嘀咕,我们的能量密度也很高,只是成本太高没人用而已。
 
工程师觉得粉丝啥也不懂,粉丝觉得工程师都是老顽固。两个群体就这么互相标签化,离多维度地还原事情的本质这件事越来越远。两边的对立常常让我困惑,为什么不能好好交流呢。
 
越来越多的人问我这个问题,特斯拉的电池续航能力到底有多强。三言两语说不清,不如尝试着写一写吧。当然,我并不是专业工程师,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在试着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界定一下这个问题的前提条件,梳理几个基础概念。
 
1、车辆续航除了跟电池有关以外,还跟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有关。由于后者的问题比较复杂,今天主要来谈电池。
 
2、电池最重要的性能参数是能量密度,能量密度有体积能量密度(Wh/L),也有质量能量密度(Wh/kg)。我们在电池上更多谈论的是质量能量密度(Wh/kg),它决定了单位重量的电池所储存能量的大小。
 
3、电池的能量密度常常指向两个不同的数据,一个是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一个是电芯的能量密度。
 
电芯(Cell)是一个电池系统的最小单元,也有人描述为单体电池。你理解为单节电池就行,比如说,一节五号电池。M 个电芯组成一个模组(Module),N 个模组组成一个电池包(Pack),这就是车用动力电池的基本结构。也有人直接把电池包叫做电池组。
 
Nissan Leaf 使用的是软包电池,从上到下依次为电芯,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其实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公式,电池包 = N·模组 = N·(M·电芯)。
 
4、由于电池包关系到电池最终的形状和车辆布置,大部分厂家会选择采购电芯,自己来做电池系统。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和电芯选型有关,比如圆柱电池因为单个电芯容量小,电池系统结构复杂,在单个电芯能量密度占优势的前提下,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相对会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