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锂电池的谣言有哪些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0-09 14:53
点击量:次
谣言一:新电池买来要充放三次才会激活
这是从多年前镍镉电池复制过来的说法。锂电池的激活是在工厂里进行的,原材料经过合浆、涂布、切片、辊压、叠片、组装电芯、烘烤、注电解液、化成、大电流测试后就算完成了激活。普通人家里也没有这种设备。这种说法甚至在某些品牌的手机说明书中还出现过,也许是写说明书的人一直复制从前的版本,没有发现错误。锂电池买来时你会发现大都还剩余30%左右的电量,这是工厂库存时最理想的剩余电量。
谣言二:锂电池要用光电再充
这也是来自10年前镍镉电池的说法,那种电池有记忆效应,所以要放电完全后再充电。通过前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25%~75%的充放电循环对电池寿命益处最大,反而是0%~100%的循环属于深充深放,会缩短电池寿命。所以手机电池随用随充,不要追求时时刻刻满电,也不要经常用到自动关机,这样对电池寿命最有益。但还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把手机、平板电脑用到自动关机时并不是电池电量0%的状态。一般来说,手机厂商设计电池电压低于3.0伏时就自动关机,这时候电池里至少还有5%的剩余电量,实际电池放电到2.5伏以下才会损伤电池,所以即便用到自动关机也不用太担心。
谣言三:边打电话边充电,手机会爆炸
这个谣言的依据可能是:这样做会导致电池温度升高。这种情况下温度确实会升高,因为充电时能量转化效率通常只有90%,剩下10%的能量就转化为废热;打电话时基带芯片处于工作状态,也在发热;另外,打电话时手机的一侧还贴在散热不好的皮肤上。这三个因素都加重了电池的温升。但如果真像谣言中所说,你每周都应该听说某同事被炸到脸才对。所以真相是打电话时充电只会造成手机电池内部温度升高,并没有更严重的后果。
谣言四:夜间电网电压波动比较大,锂电池比较娇贵,所以不要夜间充电
如果真是这样,全世界每天晚上要坏掉好几百万颗电池。实际情况是手机充电器把220伏市电变到5伏电压,再从5伏电压变换到给电池充电的电压,中间经过好几道电压变换的步骤,每一步的输出电压都是合格的。即使220伏那端波动再大,都不会影响到给电池充电的电压。这种谣言的说法改换一种场景就是:台风“鲶鱼”将登陆福建,所以请北京市民远离公园和护城河等水域,以免危及生命安全。听上去是挺体贴人的。实际上福建的台风再大,北京的护城河也不会因此风浪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