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锂电池制作流程有哪些?18650锂电池正确使用方法介绍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0-22 19:51
点击量:次
1)焊极耳
分别将正极耳(铝条)、负极耳(镍条)用超声波焊接机焊接在正、负极片的刮片位置。要注意防止焊偏、焊错位、虚焊。
(2)卷绕
将离子交换膜平齐放在卷绕针上,且前端伸出卷针2-5mm,极片四个角不能有折皱,极片不能掉料、胶布贴斜、单面胶布太长、双面胶布左右错位、胶布未盖住焊点等缺陷,正极材料必须抱履住负极材料,极片不能卷偏,极片前端必须插到顶。
检查卷绕缺陷:离子交换膜不齐,即正负极超出交换膜;片高片低;极片未放到位,外圈正极末端未抱履住负极末端,加之内圈正负极片有与交换膜顶端未重合,尚有距离;交换膜抱履负极片尾过紧;正极铝带、负极镍带偏长偏短;电池芯末端抱胶布不良;电池芯未卷到位:正负极耳间距偏宽或窄;交换膜未展平打皱;正极卷边;正极片未卷角、缺角;交换膜未完全抱履负极片尾;内外层极片错位。
(3)底焊
先将绝缘垫片放入钢壳,随后将卷绕好的电芯放入钢壳,用点焊机将负极耳焊接在钢壳底。检查钢壳底部外表面,挑出点黄、点黑、缺陷、炸火等外观不良,并试拉极耳,挑炸火、虚焊、脱焊等点焊不牢的电池。
(4)封口
先用点焊机将电池的钢壳和盖帽点焊起来,然后用激光焊接机连续激光焊接。激光焊应保证定位准确,被焊部位洁净,严禁导致电池变形或损伤,焊后检查,对有焊洞、炸火等不良电池进行补焊。
(5)烘烤
恒温、真空度为-0.09MPa的条件下烘烤12小时,主要目的是为了烤干电芯的水分。
(6)注液
将真空烘烤后的电芯在充满Ar气的手套箱内注入电解液,注液量根据电池设计而不同,注液前后均要对电池进行称重,重量差为注液量,以此来判断注液量合适与否。18650锂电池正确使用方法
在使用锂电池中应注意的是,电池放置一段时间后则进入休眠状态,此时容量低于正常值,使用时间亦随之缩短。但锂电池很容易激活,只要经过3—5次正常的充放电循环就可激活电池,恢复正常容量。由于锂电池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几乎没有记忆效应。因此用户手机中的新锂电池在激活过程中,是不需要特别的方法和设备的。不仅理论上是如此,从我自己的实践来看,从一开始就采用标准方法充电这种“自然激活”方式是最好的。
对于锂电池的“激活”问题,众多的说法是:充电时间一定要超过12小时,反复做三次,以便激活电池。这种“前三次充电要充12小时以上”的说法,明显是从镍电池(如镍镉和镍氢)延续下来的说法。所以这种说法,可以说一开始就是误传。锂电池和镍电池的充放电特性有非常大的区别,而且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大家,我所查阅过的所有严肃的正式技术资料都强调过充和过放电会对锂电池、特别是液体锂离子电池造成巨大的伤害。因而充电最好按照标准时间和标准方法充电,特别是不要进行超过12个小时的超长充电。通常,使用说明书上介绍的充电方法,就是标准的充电方法。
同时,长充电需要很长的时间,往往需要在夜间进行,而以我国电网的情况看,许多地方夜间的电压都比较高,而且波动较大。前面已经说过,锂电池是很娇贵的,它比镍电在充放电方面耐波动的能力差得多,于是这又带来附加的危险。
此外,不可忽视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锂电池同样也不适合过放电,过放电对锂电池同样也很不利。
一、正常使用中应该何时开始充电
经常可以见到这种说法,因为充放电的次数是有限的,所以应该将电池的电尽可能用光再充电。但是我找到一个关于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的实验表,关于循环寿命的数据列出如下:
循环寿命 (10%DOD):>1000次
循环寿命 (100%DOD):>200次
其中DOD是放电深度的英文缩写。从表中可见,可充电次数和放电深度有关,10%DOD时的循环寿命要比100%DOD的要长很多。当然如果折合到实际充电的相对总容量:10%*1000=100,100%*200=200,后者的完全充放电还是要比较好一些,但前面网友的那个说法要做一些修正:在正常情况下,你应该有保留地按照电池剩余电量用完再充的原则充电,但假如你的电池在你预计第2天不可能坚持两个小时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开始充电,当然你如果愿意背着充电器到办公室又当别论。
二、你需要充电以应付预计不方便或条件不允许充电的时候,即使在电池尚有很多余电时,那么你也只管提前充电,因为你并没有真正损失“1”次充电循环寿命,也就是“0.x”次而已,而且往往这个x会很小。
电池剩余电量用完再充的原则并不是要你走向极端。和长充电一样流传甚广的一个说法,就是“尽量把电池的电量用完,最好用到自动关机”。这种做法其实只是镍电池上的做法,目的是避免记忆效应发生,不幸的是它也在锂电池上流传之今。由于电池因过度放电而导致电压过低,以至于不具备正常的充电和开机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