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电动车自燃事故频发,电池热失控是罪魁祸首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0-26 14:54    点击量:
电动汽车事故俨然已不是什么新鲜事。1月30日,长沙市雨花区鑫天佳园小区5栋架空层处,一排正在充电的电动车突然起火,7辆电动车瞬间被烧成骨架。对此,充电桩公司维护工作人员翁师傅认为,“可能是电动车自燃引起的,因为充电桩有自动断电关闸的功能。”2018年8月,该小区安装了两台智能充电桩,每天都有几十台车在此充电。
 
 
时值寒冬,动力电池尚且“控制”不住自己燃烧的“心”,在火热难挡的盛夏就更“难以自制”了。据不完全统计,在2018年8月,仅半个月的时间内就发生了6起电动汽车起火事件:8月19日,深圳一辆微型电动面包车在充电过程中起火;8月22日,山东聊城一辆快递电动货车着火;8月25日,成都一辆威马EX5在威马汽车研究院园区内发生自燃;8月26日,安徽铜陵一辆安凯电动客车在路边起火;8月28日,一辆正在充电的厢式电动车起火;8月31日,广州街头一辆力帆650EV起火……
 
 
动力电池的自燃“属性”令人不得不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打上一个“问号”:动力电池到底因何而自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芳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2018年9月间,我国发生的电动乘用车事故达80多例,其中35%是由电池内部短路引发的;16%则是在充电过程中出现的,比如过度充电;18%为机械外力因素的影响,如碰撞;还有3%为进水;剩下的则是由不明原因造成的。
 
 
电池热失控是“罪魁祸首”
 
 
“锂离子电池安全与否,归根到底取决于电池能否避免热失控。”武汉大学教授艾新平介绍,在锂电池中,除了我们熟知的正常充放电反应外,还存在着潜在的负反应。在电池的正常温度和正常电压范围内,不会发生这些负反应;但当电池温度过高或充电电压过高时,比如碰撞、短路和过充,这些负反应就会被引发。此时电池内的热量如果得不到及时疏散,就会引起电池内温度和压力急剧上升。
 
 
“温度越高,电池负反应的反应速度就越大,最终导致电池进入一个无法控制的自加温状态,也即热失控状态。它是导致电池发生爆炸和燃烧的主因。”艾新平进一步解释。
 
 
“在电池正常放电的情况下,我们通过测量不同充放电倍率下的物理产热现象,发现电池运作所产生的热量如果不及时导送出去,就会使电池体系温度升高,引起电池的化学反应,最后造成电池的失控。”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孙金华对此持相同观点。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能被工业化应用的电池种类主要有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三元等,其主要区别就在于所使用的正极材料不同。“采用不同的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就不同。”艾新平解释,这是由于正极在电池中所占的质量比是最大的,常规来说放热量也是最大,“因此正极材料的选择对电池的安全性影响非常大。”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