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电动车怎样正确的安全布置锂电池组呢?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0-28 14:00
点击量:次
要保证动力电池组及相关电气件能到达磕碰后的安全要求,需要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剖析:
1. 承载动力总成、动力蓄电池组的车身总成;
2. 动力总成、动力蓄电池组在车身总成中的装置部位;
3. 动力蓄电池组自身的总成结构方法。
另外,触摸维护以及最大程度地降低二次事故的发作也是低速电动车安全规范有必要考量的要素。
要害点一:对动力电池组构成多重防护的车身结构
任何品种的现代轿车都是由动力总成、底盘、车身和车载网络四大总成组成,其中车身总成的结构方法,车身结构对车辆安全性和空车质量至关重要。
现在大部分低速电动车厂家选用的都是传统的轿车结构,比方在市场上常见的“奔奔款”车型,就是在燃油款奔奔车身结构上进行更改而成的。
因为传统轿车结构的限制,在其基础上改装而成的低速电动车的总成或全体、或被分割成多块放在车的前仓、座椅下、后备胎仓等方位,对全体结构有破坏性。
现在来讲,首要的改变是低速电动车前舱内部安置部件的改变,相对于传统车身,动力总成所占用的空间较小,形成磕碰中假人胸部伤害目标较大。为保证磕碰安全作用,能够考虑加大变形吸能区的车辆吸能强度。
因为纯电动轿车的被迫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动力蓄电池组的防护程度,因此纯电动轿车的车身除了需要对乘坐人员进行安全性维护外,更为重要的是对动力蓄电池组进行防护。
久远来讲,要持续性的保证低速电动车研制和技能产业化,很有必要进行全新渠道的开发和整车结构的从头规划,用于保障整车安全性的要求。为了最大限度地防止车辆在磕碰时对动力电池组形成损害,在规划、开发纯电动轿车的车身时最好选用多重防护结构。
要害点二:动力总成及动力蓄电池的安置方法
1.动力蓄电池安置在整车安全性最高的部位
蓄电池组装置的最安全部位在车架的两纵梁之间和后桥之前、前桥之后,在很大程度上可减轻或防止来自前、后、左和右方的磕碰形成的损害。
比方FSV车的蓄电池组开始规划呈T字形,配置于后桥上在2个车轮之间和排气管通道之间。后经仿真磕碰实验证明电池组在磕碰时或许受损,所以将其改为I字形,置于排气管通道方位。然后满意了车架的“两纵梁之间和后桥之前、前桥之后”的要求。
如果发作后撞,那么最早遭受碰击的是后保险杠-车架-备胎,其次是带车轮的后桥,冲击能量遭到很大削减后,才会传到蓄电池组。
2. 动力总成安置在有刚性骨架结构维护的方位
动力总成在车身中的装置部位和装置方法的最佳化,对于整车功能,特别是安全性具有要意义。比方日产Leaf车的E动力总成(包含驱动电机+5CVT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蓄电池组办理体系BMS+高压绝缘屏蔽电力线束/电缆)就装置在一个副车架上,带铝合金压铸件外壳的逆变器则装置在驱动电机上方的骨架上,因而得到牢靠防护。
3. 动力电池放置方位最好与乘员舱隔离
乘客座舱最好与动力蓄电池组以钢板别离,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发作磕碰时乘客座舱内的乘员不与高压电力体系(包含动力蓄电池组)触摸。日产Leaf就是把所有高压电力体系及体系中的各高压电部件均安置于车身底板下,同时保证当发作磕碰时,高压电力线束不被夹住。
要害点三:动力电池的总成方法
动力蓄电池组就相当于传统内燃机轿车中的燃料,燃料需要容器——燃油箱,那么动力蓄电池组也相同需要容器。在传统轿车的总安置规划中,燃油箱在车身中的装置是有严格要求的:不管遭受来自哪个方向的碰击,只允许燃油箱旋转,绝不允许燃油箱变形。这一要求相同也适于纯电动轿车的动力蓄电池组总成(含动力蓄电池组Pack+动力蓄电池组支架+动力蓄电池组办理体系BMS+封装动力蓄电池组容器)。
Leaf车的动力蓄电池组及电力主线束和BMS电池组办理体系均装置在具有水密性的由钢板冲压制成的“蓄电池组容器”中,不仅能保证车辆发作磕碰时,动力蓄电池组、电力主线束和BMS体系不受损害,而且可保证雨天行进和必定深度的浅涉水行进的安全性。
要害点四:触摸维护及其他
1. 直触摸摸维护
2. 防止磕碰二次事故的主张
运用锂电池的低速电动车和纯电动轿车一样,在磕碰后存在如下几点电气安全隐患,简单形成二次事故:电力体系的各部件高压绝缘防护罩、绝缘护套损坏,引起漏电使乘员直接或间触摸电;动力蓄电池组碰伤或损坏,形成电池组内部短路或漏液而过热、发烟、失火,或是因为过充电形成过热,而发烟、着火。
从实际的磕碰实验结果剖析来看,对低速电动车可提供以下安置主张:
(1) 动力电池箱尽或许安置在车辆磕碰的非变形吸能区域内,特别是简单发生爆炸、起火的锂离子电池,防止在磕碰中发作揉捏变形。
(2) 动力电池箱的固定方法尽量选用与车身纵梁等稳固件衔接,单体电池能够选用独立稳定的全体框架式结构进行固定。
(3) 线路的安置应尽量与车身非变形结构相连,同时加强髙压线的绝缘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