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技术停滞不前了,人类的未来会不会被锂电池束缚呢?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12 09:42
点击量:次
自全世界进入和平时代后,全世界的科技技术都在高速的发展。从最初需要半个足球场大的计算机,计算能力不如现在智能手机的阿波罗登月器,到如今可以装进我们口袋的智能手机,科技进步了许多。
但在这几十年间,电池技术为什么没有大跃进呢?人类的未来是否被锂电池束缚了?就如同新能源汽车,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续航,如果续航问题得到大大提升,比如10000KM,哪里还有汽油车市场。
其实,电池技术一直在发展。我们之所以觉得电池技术没有发展,更多的是我们对电量的需求,远远超越了电池技术发展的速度,再加上很多厂商,都是在屏幕功耗上、处理器功耗上做功夫,继而有了这种错觉。如果拿十年前的电池与如今的锂电池做对比,就会发现,电量、体积、安全性都大大提升了。
除此之外,锂电池的发展现在处于一个瓶颈期,能量密度已经接近其物理极限。那未来的新型电池有哪些呢?吉普为大家盘点下: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就是正极、负极依赖于氧化还原反应,带电的锂离子在电解液中来回穿梭。目前下消费电子领域,锂电池的正极用料是钴酸锂,负极用料是石墨,只要在正负极用料上做文章就会有新的突破。
负极材料:石墨烯
石墨烯是现在炒得非常火的应用材料,也掀起了一股石墨烯研发热潮。石墨烯的容量较高,可逆容量约700mAh/g,高于石墨类负极的容量,石墨烯良好的导热性能确保其在电池体系中的稳定性,石墨烯片层间距大于石墨,使锂离子在石墨烯片层间扩散通畅,有利于提高电池功率性能。总之一点,好于石墨。
但目前情况是批量生产工艺不成熟、价格高昂、性能不稳定,石墨烯是率先作为正负极添加剂在锂离子电池中使用。
更换锂离子:钠离子
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锂离子相似,充电时,Na+从正极材料中脱出,经过电解液嵌入负极材料,同时电子通过外电路转移到负极,保持电荷平衡;放电时则相反。原理上,钠离子电池的充电时间可以缩短到锂离子电池的1/5。另外,钠资源约占地壳元素储量的2.64%,成本是低于锂。
但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及锂离子电池,在小型数码产品可能会少见它。
进一步进化:固态锂电池
我们用得最多的还是液态锂电池,而固态锂电池是相对液态锂电池而言,是指结构中不含液体,所有材料都以固态形式存在的储能器件。有几个有点:能量密度高、体积小、柔性化的前景、更安全。
固态锂电池也有成本高的问题,也不是具有特大创新力,但它却是容易实现的一种电池。
以上是吉普介绍的几种未来电池,当然未来电池还有很多研究方向,比如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铝空气电池、锌空气电池,都是可能取代锂离子电池的。吉普只想告诉大家,不用太操心这些了解即可,自有厂家去头疼。世界末日了,会英雄挺身而出,而我们普通人只要做好被拯救的准备即可,全系标配的蓝色刹车卡钳、EV专属蓝色标识,根据车身颜色在前后雾灯区、车门下方增加亮蓝/镀铬装饰件,更是使整车灵动的外观符合现代审美潮流,也与象征着新能源的“未来之蓝”相呼应。不得不说,在A00级的电动小车里,芝麻E30颜值表现确实可圈可点,相信会受到不少年轻人甚至是中老年用户的喜爱。
芝麻E30内饰最大亮点恐怕就是纵向布置的10寸显示屏。上下分色的仪表台,同样被蓝色饰条勾勒,与车灯、车身、门饰板以及组合仪表配色风格高度协调。这种细致当中折射出的细腻,实际上是众多中国品牌设计层面集体的缺失。
本次试驾的芝麻eZ基于众泰大迈Sesa@me新能源专用平台打造,配备来自江苏金坛绿能新能源公司(众泰大迈旗下公司)出品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组,使用了进口隔膜和铝塑软包电池技术,能量密度超过140Wh/kg,在行业内水平位居前列。据厂家工作人员介绍,芝麻eZ综合续航里程为210km,而如果在60km/h以下匀速行驶,最长续航里程能接近300km,不过这种极限放电对电池组寿命并无好处,也不建议大家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