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详解锂离子电池的分类以及区别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12 15:10    点击量:
当今世界上,人类正面临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和对可持续能源的不断增长的需求的严峻问题,从而推动了对低成本、环保和高性能能量转换和存储系统的研究。同时,随着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应用需求的快速增加,因此可以提供高能量密度、稳定的可循环性和优异成本效益的电池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其中,锂离子电池因具有高能量密度、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重量轻的优点,而成为最有前景的能量存储设备之一。然而,目前最先进的锂离子电池仍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高能量密度需求,因为用锂金属作为阳极时主要存在树枝状晶形生长,将可能出现短路(导致热失控)和低库仑效率、循环寿命差的问题。
 
在开发锂金属负极以及其他高容量正极化学品(如硫和氧)时,研究人员发现利用固体电解质(SSE)取代传统电解液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因此开发基于固体电解质的锂金属电池或许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安全性的问题。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下的离子电导率就高于10-3 S cm-1的超离子导体。然而,SSE与电极的相容性差产生的高界面阻抗的问题,限制了它们的实际应用。目前,科研人员已经提出了采用先进的分离器、电解质添加剂和正温度系数(PTC)改进的集电器等新方法以提高锂金属电池的安全性。因此,现在迫切需要开发出具有更高能量密度、更长循环寿命和更高安全性的锂金属电池的新化学品或技术。
 
最近,Chem在线刊登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崔屹教授和中国上海科技大学的刘巍研究员(共同通讯作者)、上海科技大学博后夏水鑫(第一作者)和上海科技大学15级本科生吴昕晟(共同一作)等人总结的关于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的综述。题目是“Practical Challeng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of All-Solid-State Lithium-Metal Batteries”。在这篇综述中,首先总结了高导电固体电解质(SSE)的主要挑战和最新发展,包括聚合物、无机和复合材料,以及用于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的锂电池,从基础理解到技术创新。其次,总结了关于SSE和电极界面问题的策略。接着,介绍了锂金属负极与锂嵌入化合物、硫和氧正极结合的ASSLMBs的当前进展和实际挑战。最后,还展望了基于锂金属负极的ASSLMBs的未来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