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成新欢, 中国铁塔弃用铅酸电池传递什么信号?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16 09:43
点击量:次
近年来,铅酸蓄电池行业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纵观整个铅酸蓄电池市场,从竞争数量、退出壁垒、同质化程度,以及竞争层次来看,铅酸蓄电池行业处于成熟阶段,但事实上,铅酸蓄电池生产以及废弃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治。 随着环保压力的加大及国家政策对锂电池的政策导向支持,加之近几年来对铅蓄电池行业的持续高压治理和监管,目前铅酸电池市场持续疲软。虽然近年来铅酸电池行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整治,行业洗牌加速,但锂电池异军突起,已经开始蚕食铅蓄电池的市场份额。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为解决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于2018年组织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等开展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发挥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主渠道作用,在商业模式构建、关键技术研发、标准规范研究及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强创新。 铁塔公司作为国有大型通信基础设施综合服务企业,拥有190万个基站,长期以来,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的基站备用电源主要使用铅酸电池,每年采购铅酸电池约10万吨。铅酸电池存在使用寿命短、性能低、含有大量重金属铅等缺点,废弃后若处理不当将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但相对铅酸电池,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为此,铁塔公司于2015年开始,陆续在12个省市3000多个基站开展梯次利用电池替换铅酸电池试验,充分验证了梯次利用安全性和技术经济性可行。 据了解,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已停止采购铅酸电池,统一采购梯次利用动力锂电池作为其基站备用电源。截至2018年底,已在全国31个省市约12万个基站使用梯次电池约1.5GWh,替代铅酸电池约4.5万吨。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重点单位之一的中国铁塔,此举将对退役动力锂电池大规模梯次利用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另据铁塔公司规划,2019年其将继续扩大梯次利用电池使用规模,预计应用梯次利用电池约5GWh,替换铅酸电池约15万吨,预计可消纳退役动力蓄电池超过5万吨。在17个省市地区建设回收服务网点150个,并发展备用电源综合解决方案等多种应用模式,突破残值评估、快速检测等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健全优化技术标准规范体系。 5万吨退役动力蓄电池是个什么概念?根据行业专家从企业质保期限、电池循环次数、车辆使用工况等方面综合测算,预计2020年动力锂电池累计退役量在20万吨左右。也就是说,今年中国铁塔对退役锂电池的消纳能力,将对退役动力锂电池的市场影响举足轻重。 实际上,中国铁塔在推动动力锂电池梯次利用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目前退役动力锂电池量较少,产业链下游企业争夺挤占有限的退役电池资源,导致退役锂电池采购价格居高不下。 市场上关于锂电池将会全面取代铅酸电池的声音四起,但就现阶段而言,在锂电池(储能)技术研究尚未能获得突破性进展,即“低成本、高性能”理电池尚未投入商品化实际应用之前,多数行业专家认为铅酸电池仍会成为主导。 2018年传统电动自行车(铅酸电池)行业,一方面,面临着锂电自行车替代的压力,另一方面,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带来的电池“轻量化”以及加速锂电使用的冲击。2018年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并将于2019年4月15日实行,电池“轻量化”迫在眉睫,未来铅消费将走向何方?在2019(第十四届)上海铅锌峰会,SMM资深铅、锌分析师将携SMM研制多年的“秘密武器”——“SMM独家数据及独家调研信息报告”,现场为大家解读铅、锌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还有多位专家学者为大家解读铅锌市场风云。
铅酸蓄电池产业是长兴县的支柱产业之一。长兴铅酸蓄电池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到2004年已发展到175家之多。但是由于粗放式发展,这一行业的铅污染物年排放量达十余吨之多,让产业陷入了污染之困。长兴县因此先后被列入“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和“全国重金属污染防控区”。
痛定思痛,长兴县分别于2005年、2011年对铅酸蓄电池行业开展了两轮环境整治。如今,长兴已成为“重金属污染防治示范区”“中国电池产业之都”“中国绿色动力能源中心”。2017年,长兴县铅蓄电池行业实现产值246.32亿元,全县规上企业产值1305.83亿元,占比18.86%;贡献税收7.8亿元,全县工业税收39亿元,占比20%,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长兴的华丽转身,诠释了“生态优化发展、绿色引领转型”。
经过两轮整治,终结“低、小、散”发展格局
2004年底,浙江省启动“811”三年环境整治行动,对全省八大流域和11个地市的11个重点环境监管区开展全面整治。长兴县因铅酸蓄电池污染被列为“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
长兴县痛下决心,于2005年按照“关闭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开展了第一轮铅蓄电池行业专项整治。
经过整治,全县铅蓄电池企业由175家减少到61家,企业技术装备由手工操作转向机械设备,且都配备了治污装备,污染负荷大幅下降。2006年6月,长兴摘掉了“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的帽子。
随着环境管控力度的加大,2010年,长兴又被列为“全国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2011年,按照全国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行动要求,长兴县在全面仔细分析行业特点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将这次全国性行业整治作为加快全县铅蓄电池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契机,痛下决心,开展了第二轮专项整治。
长兴县环保局党组成员俞文杰介绍,2011年的第二次整治中,长兴县按照“关停淘汰一批、搬迁入园一批、原地提升一批”的总体思路,2005年整治后保留的61家铅蓄电池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减少到30家,目前实际投产16家,并全部集中到园区发展,彻底终结了长兴铅蓄电池产业“低、小、散”的发展格局。
“整治不是把行业整垮整掉,而是整大整强”
“整治不是把行业整垮整掉,而是整大整强。”长兴县环保局局长王楚斌说。
为扶优汰劣,长兴县出台了铅酸蓄电池行业专项整治“16条扶持政策”、《关于金融支持铅酸蓄电池企业专项整治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及《铅酸蓄电池行业专项整治扶持政策》等多项举措,实现了转产转行企业有扶持、停产关闭企业有奖励、搬迁入园企业有支持、企业员工安置有补贴、企业银行信贷有周转,有效提升了企业开展整治行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整治后,长兴铅蓄电池企业向城南工业功能区和郎山新能源产业集聚区集聚。长兴县还制定了《长兴县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明确了企业入园16条标准以及行业工艺装备、行业安全生产规范等多项规范标准,达到了国家甚至国际先进水平。
在长兴超威集团污水处理车间,可以看到一个养着金鱼的玻璃鱼缸。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养鱼的水是处理后的污水。去年,由超威集团承担的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社会发展项目“蓄电池生产重金属废水污染防治技术开发与应用”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在治污上下功夫的不止超威集团,长兴所有铅蓄电池企业都是如此。目前,长兴县铅酸蓄电池企业的污水处理设备全部完成自动化改造,改造升级后的出水总铅排放浓度稳定在0.2mg/L以下,中水回用率由原来的40%提升至70%以上,部分企业达到95%以上。在废气治理方面,全部改造为滤筒+高效过滤除尘器,改造后铅及其化合物排放浓度稳定在0.2mg/m3以下,部分企业达到0.1mg/m3以下。
产业格局进一步优化,行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今年2月11日,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签订合约,吉利集团总投资326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式落户长兴。
“长兴县铅蓄电池产业格局进一步优化,行业竞争力明显增强。”长兴县副县长杨永章介绍,目前,超威、天能已成为千亿级企业,2017年营业收入均超过1000亿元,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如今的长兴,从传统铅蓄电池“黑色产业”转型为新能源这一“黄金产业”,初步形成了以新型电池为核心,涵盖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新能源装备、新型能源材料等的较为完整的新能源全产业链。继2015年获批“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纯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发展基地”后,长兴去年又相继获批“浙江省新能源汽车项目产业化基地”和新能源特色小镇,新能源汽车“两基地一小镇”的产业格局基本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