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笔记本电池的分类与维护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20 08:55
点击量:次
笔记本电池
笔记本电池维护:
1、激活新电池
厂商通用的做法是新笔记本在第一次开机时电池应带有3%的电量,此时,应该先不使用外接电源,而是把电池里的余电用尽,直至关机,然后再用外接电源充电。然后还要把电池的电量用尽后再充,充电时间一定要超过12小时,反复做三次,以便激活电池。
2、尽量减少使用电池的次数
电池的充放电次数直接关系到寿命,每充一次,电池就向退役前进了一步。建议大家尽量使用外接电源,使用外接电源时应将电池取下。如果经常在一天中多次插拔电源,且笔记本电脑装有电池,对电池的损坏更大。因为每次外接电源接入就相当于给电池充电一次,电池自然就折寿了。
3、电量用尽后再充电和避免充电时间过长
不管笔记本使用锂电还是镍氢电,一定要将电量用尽后再充(电量低于1%),这是避免记忆效应的最好方法。锂电同样会有记忆效应,只是它的记忆效应比镍氢小一些罢了,只到电池的电量完全使用完之后才给它充电。部分的充、放电可能导致电池里面各电芯的化学性能不一致,因而电池性能会退降。
建议每隔几个月对电池进行一次深度放电以优化电池的性能。具体做法就是用电池供电,一直使用到电池容量为0%(这时系统会自动进入休眠或待机状态,根据BIOS中设置不同)。然后接上交流充电器一直充满到100%为止。 电池经过长时间的存放,而电池都有一个自然的放电过程,已经自然放电完了,这并不影响电池的容量。第一次充电时,你应该连续地把电池充电到12个小时,并且循环地完全充、放电三次(参阅电池保养一节)以完全地唤醒新电池,如果这块电池被存放了几个月没有使用,建议也对它进行三次完全的充、放电。如果一块电池经连续12个小时之后或三次循环充放电之后仍然不能充电,这块电池就不能使用需要更换了。
纯电动汽车最早使用的是铅酸电池,铅及其氧化物制成作为电极材料,硫酸溶液作为电解液,这是现在大部分电瓶车的动力源,低成本是其最大的优势。不过,因为铅酸电池的能量密度低,从而带来了体积大、容量小等问题,无法满足一台汽车对于自重的控制、驱动力的消耗,乃至每年超过1万公里行程的使用寿命,所以无法大规模用于量产车上,最终被汽车厂商淘汰。
镍氢电池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绿色电池,具有高能量、长寿命、无污染等特点,镍氢电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很近,从早期的随声听到现在的充电牙刷等小型电器很常见,正极为镍氢的化合物,负极为金属氢化物,其能量密度、充放电次数相比铅酸电池有不小的提升,并且电解液不可燃、安全性有保障,制造工艺成熟,比亚迪在造车之前就是全球第二大的镍氢电池制造商。
不过,因为镍氢电池充电效率一般、有充电有记忆效应、工作电压较低(无法使用高压快充),并不适用于汽车的单一动力源,适合辅助发动机工作。这方面做得最好的要属丰田,其混合动力系统采用阿特金森发动机+镍氢电池组,阿特金森发动机本身具备中间转速区间高效的优势,却也有着低转速和高转速疲软的问题,而镍氢电池正好能够解决起步与高速动力不足的一大助力。
而从锂电池广泛引用之后,镍氢电池在汽车上也有被完全取代的趋势,如丰田新一代混动系统就采用了更高效的发动机+锂电池组合。相比锂电池,镍氢电池的容量、循环充电的寿命以及环保角度都不占优势,成本的优势也在锂电池大力发展之下被弱化了,这正是镍氢电池逐渐退出汽车领域的原因所在。
锂电池正是现阶段新能源车的主流选择,锂的化合物(锰酸锂,磷酸铁锂等)作为电极材料,石墨作为负极材料,其优势在于能量密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充电效率高。决定锂电池类型或者说性能的主要因素,在于电池两极的材料,其中正极的材料是现阶段的关键,如主流的磷酸铁锂、三元材料中的钴酸锂、镍钴锰等,在容量、成本、低温充放电、安全性等多个维度上存在差异。
不过无论任何类型,所有锂电池组都会面临低温这个“天敌”。不同锂电池类型的最佳工作温度虽然有一定差异,但低于最佳区间之后伴随而来的锂离子的活性降低,对于续航里程的影响比较大,这在我们此前的测试中也有所体现:搭载锂电池组的电动车,北方冬季实际使用中的续航,普遍只能达到理论续航的60%多,最多也就70%左右。
大家都知道H2+O2燃烧最终得到的水,所以氢气是非常理想的清洁能源。特点是无污染,无噪音,高效率,就氢气本身来说,燃烧可以释放大量的能量、低温表现上佳,最重要的加氢的效率高,加氢只需5分钟就能行驶超过600公里,时速达每小时140~150公里。并且这个数据还有提升的空间,以上这些都要远远优于现有的锂电池。但是氢燃料电池轿车比同类型内燃机车重200多公斤,贵5倍以上。
目前在中国还未普及,究其原因还是一个字 贵
关于氢燃料电池车投入方面,日、韩两国的车企早就开始了研究,如今已经小范围投入到了各自国家的市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