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锂电池价格下降30%,能取代铅酸电池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28 13:06
点击量:次
补贴快速退坡趋势下,整车企业要求动力电池企业大幅降价。今年以来,主流动力电池企业产品价格相比于去年普遍下降20%-30%。
动力电池企业加强成本管控,与之息息相关的电池材料、制造设备、电池结构件、BMS等细分领域深受影响。一方面,企业产品毛利率下跌,整体盈利能力下降;另一方面,行业价格竞争引发一定程度的“混乱”,同时账期拉长导致资金链面临行业性风险。
动力电池企业快速“降本”
10月26日,国轩高科(002074)发布2017年第三季度报告称,今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37.55亿元,同比增长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0亿元,同比下降13.27%。国轩高科表示,公司上半年度进行了大范围产线改造与工艺升级,对产能与销售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虽然公司在新客户开拓与新产品开发方面取得明显进步,但随着2017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价格普遍下降,导致公司动力电池产品毛利率下降明显,从而影响整体盈利水平。
10月20日,中航锂电母公司成飞集成(002190)在路演推介会上透露,今年电池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超过20%甚至更高一些。无独有偶,就在上个月,比克一位负责人在一次公开会议上透露,公司产品价格相比于去年下降30%;天能集团副总裁周建中在与中央电视台就如何降低动力电池价格时表示,公司实现了30%的成本降幅;坚瑞沃能(300116)在接受调研时也透露,公司产品每瓦时下降了一毛钱。梳理发现,动力电池企业快速降低成本主要有这几个途径:一是同供应商谈判,材料及设备端降低价格,延长账期;二是在产品设计、制造环节加强内部管控消化;三是产能释放、规模化效应带来成本的降低;四是压低产品毛利率。
针对降成本问题,成飞集成在接受调研者提问时回答:“今年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超过20%甚至更高一些。我们采取了很多积极降本的措施,包括和供应商的谈判、技术端设计上的一些考量等,从材料端,我们今年也达成了一定的降本目标,但总的来说,成本的下降没有产品价格下降快,所以影响毛利率。”
成飞集成还表示,不管国企还是民企,在民品充分竞争的市场,随着我们的技术进步、规模化、产能释放,我们的成本也应该是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事实上,由于成本下降不如产品价格下降快,坚瑞沃能也透露毛利率有所下降:“去年公司毛利率39%,净利率10%。今年上半年上游原材料在涨价,公司产品每瓦时又下降了一毛钱,因此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降到约为32%,净利率也有所下降。预计全年毛利率会保持在约32%这么一个水平。”
材料/设备/BMS供应商深受影响
面对动力电池企业的强势议价,四大关键材料中除正极和负极材料(原材料价格上涨支撑价格不跌反升)外,隔膜和电解液毛利有所下滑。
隔膜领域——隔膜此前被认为是技术壁垒最高的锂电池关键材料,高门槛自然形成高毛利。今年以来,受技术进步、资本大量投入、产能释放及下游压价等多重因素影响,隔膜毛利率下滑幅度较大,同比下滑超过10%。
隔膜领军企业星源材质(300568)在2017年第三季度报告中称,锂离子电池隔膜产业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资金投入形成的规模优势和产能的迅速增加在推动生产成本逐步降低的同时,也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报告期内,公司产品销售价格有一定程度下滑。
公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87亿元,同比增加1.1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76.19万元,同比下滑25.73%。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8.9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84.46万元,同比下滑31.79%。
“电动车情报网”是情报君亲自开办的微信公众号,关注电动车行业、电池行业时事热点,致力揭开行业内幕。免费阅读,转载请注明出处。
4月15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就要正式实施了,而新国标中明确规定整车重量不得超过55kg,而整车减重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把铅酸电池替换成锂电池。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新国标将会重挫铅酸电池行业呢?
已经统治电动车行业20年的铅酸电池产业
电动车和铅酸电池,这两者的发展可以说是相辅相成。即便现在锂电池的占比越来越大,但铅酸电池依旧是电动车最主要的电池品类。
大众青睐电动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电动车的低成本的易用性。
目前市面上销售量最大的简易款车型,其均价基本都在2000元左右,续航里程在30-50Km区间,完全能够满足民众日常出行代步的实际需要。
相比锂电池车型,铅酸电池车型普遍价格会低800-1000元左右(同等规格),对于电池规格较大的电摩品类车型,铅酸车型的价格优势更加明显。
除了价格优势,铅酸电池的安全性和易用性也毫不逊色与锂电池车型。
由于锂电池的自身属性,一旦电芯出现热失效的情况,整个电池包都将会处于一个危险的状态,我们也没少看到电动车电池起火甚至爆炸的新闻,这其中锂电池包占了大多数。
而铅酸电池则几乎不存在热失效的麻烦(尤其是在放电阶段),即便鼓包的话也并不会在安全性上出现什么麻烦。
也正是得益于价格和安全性上的优势,铅酸电池几乎垄断了电动车的电池市场,而近20年的发展也形成了如今一套完整的生产-销售-回收产业链条。
电动车新国标强力带动锂电车型爆发
在长达20年的发展历程中,铅酸电池以其价格和安全优势牢牢占据了电动车电池市场的头把交椅,但这一局面随着电动车新国标的颁布而出现转机。
新国标严格限定了电动自行车的整车重量,而对于铅酸电池来说,电池自重偏大(或者说能量密度过低)无法在现有的技术框架下获得突破,那么如果新国标车型想要沿用铅酸电池,只能以牺牲续航为代价。
以48V12Ah铅酸电池为例,通常该规格电池的重量在16Kg以上,这意味着整车不含电池重量要控制在38Kg以下,并且整车的尺寸还不能超过标准,这对于车辆设计提出了极大挑战。
所以,当新国标内容公布的时候,很多人断定,这将会成为铅酸电池产业衰落的转折点。
之后各大品牌也根据新国标要求推出过一些车型,但新车型已经全部改用锂电池,整体售价也随之翻了一番。
目前电商平台中,目前可以在北京正常上牌的电动自行车价格已经来到了2500-3000元左右,且全部为锂电车型。
不要高估新国标对铅酸电池产业的冲击
我们需要承认,新国标将会对铅酸电池产业带来很大的冲击,但是我们也不能高估这种影响。
首先,电动车产业中,不仅仅有电动自行车品类,我们也需要看到轻便电摩和电摩品类不算增长的市场份额。
由于新国标只是针对电动自行车,而电摩品类并没有对整车重量加以限制,所以之前使用铅酸电池的豪华款和小包车,只要其它方面符合电摩和轻便电摩的标准就行了,铅酸电池完全可以正常使用。
其次,铅酸电池产业很大,电动车使用的动力铅酸电池仅占到铅酸电池整体市场份额的1/4,起动型铅酸电池(也就是燃油车中俗称的电瓶)才是大头,占比接近50%,而储能型和其它类型铅酸电池占比约为1/4。
所以,单单电动自行车品类对于铅酸电池行业整体的影响不会超过10%。
电动两轮车全面锂电化 还有很多问题待解决
锂电池未来能取代铅酸电池,我坚信这一点,但如果要给出一个时间点,那笔者只能说,5年内都不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