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带来锂电池需求提升,但也面临锂价下跌风险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28 13:15
点击量:次
天齐锂业8月29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得益于锂产品销量和售价增长,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89亿元,同比增长36.24%;净利润13.09亿元,同比增长41.71%。
上半年,天齐锂业锂精矿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23.32%,毛利率提高3.29个百分点; 锂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44.4%,毛利率提高4.62个百分点。
为布局上游锂资源,天齐锂业将以41亿美元(约合 259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智利矿业化工(SQM)24%的股权。上周,该公司发布H股招股书,计划登陆H股为此收购募资。
天齐锂业还将对澳大利亚泰利森格林布什矿场进行扩产,以提高锂精矿产能。该矿区第二、三座化学级锂精矿工厂正在建设中,预计将分别于2019年年中和2020年四季度投入生产。这两座工厂将使格林布什矿场的年产量提升至约195万吨,且继续拥有最低的化学级锂精矿生产成本。
天齐锂业表示,扩产项目建成后,将为公司境内外锂盐项目提供持续且充足的原料保障,提升公司市场供应能力和份额,进而提高盈利能力,巩固公司在全球锂矿行业中的领导地位。
天气锂业也在布局锂化合物市场,计划扩大重庆铜梁工厂的金属锂产能,以利用固体锂电池的未来发展机遇,及金属锂的其他下游应用。
2015年初起,受益于国家补贴电动汽车行业带来的锂电池需求提升,碳酸锂吨价从当时的4万余元攀升至2017年底的17万元。今年以来,补贴退坡导致市场份额被氢氧化锂挤占,碳酸锂价格跌至6月底的约12.5万元/吨。
6月底以来,碳酸锂价格仍在走低。8月31日,上海有色网的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已降至8.8万元/吨,较年初下降约48.2%。
目前看,锂价下跌尚未对锂矿企业的业绩产生冲击。
锂业巨头赣锋锂业也在上半年实现飘红业绩,营收为23.32亿元,同比增长43.47%;净利润8.37亿元,同比增长37.82%。
其中,深加工锂化合物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7.34%,毛利率同比增加4.67个百分点;金属锂系列产品营收同比增长69.89%,毛利率同比增加17.79个百分点。
另一家锂矿企业雅化集团上半年实现营收13.64亿元,同比上升32.73%;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21.16%。其中,锂产业实现净利0.55亿元,同比增长74.45%。
在一众业绩获增的锂矿企业中,盐湖股份(000792.SZ)是个特例。受镁板块和化工板块拖累,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78.37亿元,同比上升54.71%;亏损11.8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增加125.75%。
2017年底,盐湖股份子公司盐湖镁业年产10万吨的金属镁一体化项目进入全面试车阶段。但由于涉及工艺环节较多,上下游关联度较高,加上原材料等因素影响,目前整体生产负荷较低,导致该公司上半年出现较大亏损。
青海盐湖卤水锂资源储量约占全国的八成,占全球储量的约26%,由于品位低、镁锂比高,开发利用难度极大。据盐湖股份称,其控股子公司蓝科锂业已攻克从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提锂的技术难题。
上半年,蓝科锂业生产碳酸锂5329吨,较去年同期增涨129.4%,销售3949.5吨,较去年同期增涨78.47%。
盐湖股份另一子公司青海盐湖比亚迪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正在规划建设年产3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项目,蓝科锂业也将扩建2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未来,盐湖股份的碳酸锂年产能将达到6万吨。
4月15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就要正式实施了,而新国标中明确规定整车重量不得超过55kg,而整车减重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把铅酸电池替换成锂电池。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新国标将会重挫铅酸电池行业呢?
已经统治电动车行业20年的铅酸电池产业
电动车和铅酸电池,这两者的发展可以说是相辅相成。即便现在锂电池的占比越来越大,但铅酸电池依旧是电动车最主要的电池品类。
大众青睐电动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电动车的低成本的易用性。
目前市面上销售量最大的简易款车型,其均价基本都在2000元左右,续航里程在30-50Km区间,完全能够满足民众日常出行代步的实际需要。
相比锂电池车型,铅酸电池车型普遍价格会低800-1000元左右(同等规格),对于电池规格较大的电摩品类车型,铅酸车型的价格优势更加明显。
除了价格优势,铅酸电池的安全性和易用性也毫不逊色与锂电池车型。
由于锂电池的自身属性,一旦电芯出现热失效的情况,整个电池包都将会处于一个危险的状态,我们也没少看到电动车电池起火甚至爆炸的新闻,这其中锂电池包占了大多数。
而铅酸电池则几乎不存在热失效的麻烦(尤其是在放电阶段),即便鼓包的话也并不会在安全性上出现什么麻烦。
也正是得益于价格和安全性上的优势,铅酸电池几乎垄断了电动车的电池市场,而近20年的发展也形成了如今一套完整的生产-销售-回收产业链条。
电动车新国标强力带动锂电车型爆发
在长达20年的发展历程中,铅酸电池以其价格和安全优势牢牢占据了电动车电池市场的头把交椅,但这一局面随着电动车新国标的颁布而出现转机。
新国标严格限定了电动自行车的整车重量,而对于铅酸电池来说,电池自重偏大(或者说能量密度过低)无法在现有的技术框架下获得突破,那么如果新国标车型想要沿用铅酸电池,只能以牺牲续航为代价。
以48V12Ah铅酸电池为例,通常该规格电池的重量在16Kg以上,这意味着整车不含电池重量要控制在38Kg以下,并且整车的尺寸还不能超过标准,这对于车辆设计提出了极大挑战。
所以,当新国标内容公布的时候,很多人断定,这将会成为铅酸电池产业衰落的转折点。
之后各大品牌也根据新国标要求推出过一些车型,但新车型已经全部改用锂电池,整体售价也随之翻了一番。
目前电商平台中,目前可以在北京正常上牌的电动自行车价格已经来到了2500-3000元左右,且全部为锂电车型。
不要高估新国标对铅酸电池产业的冲击
我们需要承认,新国标将会对铅酸电池产业带来很大的冲击,但是我们也不能高估这种影响。
首先,电动车产业中,不仅仅有电动自行车品类,我们也需要看到轻便电摩和电摩品类不算增长的市场份额。
由于新国标只是针对电动自行车,而电摩品类并没有对整车重量加以限制,所以之前使用铅酸电池的豪华款和小包车,只要其它方面符合电摩和轻便电摩的标准就行了,铅酸电池完全可以正常使用。
其次,铅酸电池产业很大,电动车使用的动力铅酸电池仅占到铅酸电池整体市场份额的1/4,起动型铅酸电池(也就是燃油车中俗称的电瓶)才是大头,占比接近50%,而储能型和其它类型铅酸电池占比约为1/4。
所以,单单电动自行车品类对于铅酸电池行业整体的影响不会超过10%。
电动两轮车全面锂电化 还有很多问题待解决
锂电池未来能取代铅酸电池,我坚信这一点,但如果要给出一个时间点,那笔者只能说,5年内都不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