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百科

现在的手机那么的费电,为什么不生产一种大容量的手机电池呢?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11 09:12    点击量: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无形中在我们生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担心,让它陪伴我们的时间超过了任何人,对于手机,我们每天都要给他充电,总觉得他的电量很不够用。
 
那么有人就有疑惑:科技这么发达,为什么就不能造出更高容量的电池,那么就不用每天去给手机充电了?
 
其实这可能是一种错觉,电池技术并非是停滞不前,而是在时刻更新着,从几年前的诺基亚到今天的安卓手机,硬件的提升,屏幕的变大,所消耗的电量也是成倍增加的。以前的诺基亚可以待机两天,今天的手机同样可以做到。考虑到耗电的增加,还能维持同样的使用时间,电池技术肯定是在不断提升的,只不过在这种技术上确实没有大的跨越。
 
2008年发售的诺基亚N85电池是1200mAh
 
 
2018年发售的苹果iPhone XS/Max是3174mAh
 
可以看到,今年的新款手机对比十年前的手机,电池容量只增长了1倍多而已。
 
与电池技术形成反差的是,十年来其他数码电子设备的运行内存和cpu则今夕不同往日了,毕竟半导体技术进步是非常快的。
 
以处理器(cpu)行业为例,英特尔公司的电脑处理器经常被网友戏称“挤牙膏”,因为其处理器每次更新换代对仅对性能进行小幅度的提升,倒是为英特尔鸣不平,因为对比各种智能设备的电池来说,英特尔真的算是厚道了。
 
尽管英特尔处理器性能每代提升不算大,但是多年来能效、工艺还是有长足进步的,如果说英特尔一直在吃老本,那可真是冤枉这家处理器厂商了。如今的四核奔腾处理器TDP功耗低至10W(以Pentium Sliver J5005),但是经过性能评测后,发现已经超过了10年前的Quad Q6600处理器了,后者TDP功耗105W,也就是仅用了10%的能耗性能就打平了。
 
类似的还有内存产品,还记得当年256MB都可以很流畅运行Windows xp吗,如今连手机的运行内存都是4GB起步了,而且当时的内存频率和能效也是远远比不上今天的。
 
锂电池技术性能的瓶颈,不仅影响了手机,笔记本电脑的续航能力,在电动汽车行业可能是更为明显。
 
 
以上是续航排名靠前的几款电动车续航对比,可以看到,即使像特斯拉这样的行业大佬,续航里程也不过几百公里,电池技术的制约是毋庸置疑的。其实电动汽车未达到完全普及的程度,电池可以说是很大的一个原因,制造成本下不来,容量也上不去,这导致买车,充电都是一件头疼的事。
 
为什么电池技术提升这么难呢?
 
是研发者和厂家没有改善的动力吗?这个应该不太可能,如今这个行业竞争激烈,行业大鳄们都渴求更高性能的电池,如果谁有能力突破此项技术,利润回报无疑是巨大的。之所以提升很难,可能受制于材料的限制,毕竟锂电池的制造,受到能量密度和锂元素本身的限制,所以始终无法大的跨越。
 
那么想要在电池上有新的突破,我们大家所知的石墨烯就是很好的替代材料,然而石墨烯生产难度太大,根本没办法做到量产,这就导致了电池技术一直发展缓慢。
这个理论不但适用于苹果手机,也适用于一切锂电池的智能手机。
 
由于手机采用镍氢电池多年,而镍氢电池是一种有记忆效应的电池,消费者已经形成了定式思维:比如,新手机必须要充一整夜放电,电池必须要充满等等。
 
现在手机的电池都是锂电池,无记忆效应的。最好的保养方法就是随用随充,不要过度放电,过度充电。
 
 
最好低于30%充电,看你的需求和时间,时间充足,充满拔下即可,时间紧张的话,随充随拔,对电池寿命是没影响的。
 
很多人认为,整夜充电会损坏手机电池,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目前的主流手机配有智能IC,可在充满电后自动停止充电。
 
人们普遍认为锂电池的锂离子会随着充电次数增加失去活力,导致电池寿命殆尽,不过苹果解释称,锂电池的寿命取决于充电周期而非次数。简单来说,比如你将手机充电至50%,用尽后再次充电50%,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充放周期。
 
 
要消除以前的误见,充12个小时,充一晚上,充一次非要充满才行,这些都是错误的看法和行为。
 
所以,包括苹果手机在内的智能手机在充电时,不要一次充满或用光,而要随用随充,同时注意充电环境温度,才是对电池的保护。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