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百科

发力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 磷酸铁锂和三元路线并行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12 13:20    点击量: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为国际品牌乘用车提供动力电池企业,CATL也是日韩电池企业对标研究的国内唯一一家竞争对手。在外企进入中国市场受阻的情况下,CATL更是在国内市场如鱼得水。CATL在采购、研发、生产、市场等各个环节均具有完善的行业经验,被业界称之为锂电界的‘黄埔军校’。在资本运作上,CATL通过投资并购的方式实现了产业链的纵向整合,在资本市场方面,CATL成功吸引了深创投、招商局、渤海基金、广发信德、七匹狼等资本的进入,目前估值已经高达800亿元。一旦登陆资本市场,必将成为行业真正龙头。”
 
  CATL(宁德时代)全称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于2011年由于ATL母公司对动力电池投入的犹豫,2012年底ATL的部分管理层和民族资本结合创立了CATL,ATL当时也投资了少量股权。在2013-2015年间,ATL陆续向CATL出售了部分动力电池资产、业务与在CATL的股权,CATL成为纯中资企业。2015年,CATL作为重点企业首批入选工信部《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同年全球车用锂电池产量位列第三;2016年,公司成功申报由科技部主导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三家电池企业中的一家)和工信部主导的国家智能电网专项(全国唯一一家电池企业)。
 
 
 
  奉行精英客户战略 打入宝马供应链
 
  宁德时代建立了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研发制造基地,拥有材料、电芯、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产品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已与德国、等国际顶级汽车厂商及国内众多知名汽车厂商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为全球客户研发和生产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除了拥有北汽新能源、吉利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上汽集团、宇通客车等国内车企客户外,宁德时代还是华晨宝马动力电池供应商。华晨宝马的首款高端纯电动SUV车型之诺1E采用了宁德时代提供的高压电池,该车型配备的电池整个电池系统就是由宁德时代与宝马共同研发,并交由宁德时代制造生产。
 
  “公司在2011年创业的时候,面临任何一个创业企业都要考虑的两个问题——首先是第一口饭怎么吃的问题,第二要考虑怎么解决持续发展的问题。创业团队是从ATL出来的,而ATL已经有16年历史,在技术和高端客户合作的领域经验比较丰富,ATL的经验告诉他们,如果能跟世界最顶尖的企业合作的话,那么跟其他的企业合作就不会有问题了。”对于公司成功打入宝马供应链的原因,宁德时代市场总监杨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在创业之初定位就比较高,在动力电池领域,公司把目光瞄准了宝马。“当然,那时候也是非常困难的。最开始宝马提供了700多页的全德文的规格书,要一条一条的做到它非常不容易,但是我们还是做到了。”杨琦坦言。
 
  今年7月份,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技术及生产高级副总裁恩格宏曾公开表示,华晨宝马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始于2012年,双方决定就华晨宝马规划中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及产品之诺1E的高压电池项目携手展开合作。在之诺1E纯电动汽车超过两年的产品生命周期中,宁德时代所提供的电池组经住了考验,充分证明了其卓越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未来数年,乃至可预见的未来,电池都将是电力存储的主要媒介。华晨宝马计划中的新能源车型仍要依靠高压电池提供动力。在高压电池方面,华晨宝马和宁德时代之间的商业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恩格宏还表示,今年底前华晨宝马将在全国10个城市安装超过1500个充电桩。而宁德时代目前已经在开发能量密度190Wh/kg15分钟满充的快充电池,该电池预计在2018年具有批量生产能力,其主要应用领域为乘用车。
人类用了几万年的时间,从石器过渡到了火的文明,又用了几千年,进化到农耕文明,又是几千年,工业文明的时代来临,这期间的技术更迭,没有一次不是所谓的“非主流”取代了曾经的“主流”。
 
不知从何时起,“主流”二字的另一种说法似乎变成了“我牛我怕谁”,就像大家现在提起“情怀”二字一样,有些变了味道。
 
近日,董明珠和银隆新能源再次登上热门,宁德时代总裁黄世霖公开表示,如今董明珠搭上全部身家投资的钛酸锂电池,由于能量密度相对比较低,将来不会太主流,其并不十分看好该项技术。
 
仅仅拿不“主流”来评判动力电池的好坏,这样的逻辑显得有些牵强。
 
真理是具有相对性和无限性,万事万物的判断标准岂能如此单一绝对?
 
当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扔的两个小铁球,彻底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等“主流权威”为代表的古希腊力学学说,也正是此套“不主流”的理论,让牛顿在此基础上提出 “三大定律”。
 
2015年,银隆全年销售订单近7000辆,年增长率2228%,迅速成长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从收购美国奥钛到如今研发出第四代高能量密度钛酸锂电池,难道说银隆不是看好了钛酸锂电池的未来发展潜力和巨大商机?而大连万达集团、中集集团等优秀资本对银隆的投资难道只是因为“人傻钱多”,或单纯为了董明珠的人情?商场如战场,精明的企业家自然是看到了钛酸锂的发展前景。
 
董明珠直言:有些人“鼠目寸光,只看眼前三分地”。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入股银隆时表示:“企业家作用在于有前瞻性,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点”。
 
“主流”二字不是判断企业好坏的标准,消费者的智商也永远在线,市场才是“试金石”,企业有没有真本事,是瞒不过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