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碱金属电池的优缺点分析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18 21:03    点击量:

高能量”与“高危险”几乎是并存的,越高能量的失控就会导致更大的灾难。地球人能够掌握的最高能量莫过于核能。一个核反应堆可持续驱动一艘航母20年而不需补充燃料,但一颗核弹的爆炸及辐射就足可以摧毁一座城市及其里面的生物。由于核能能量太高且具有辐射性,其应用主要存在于军事领域和发电。

对于电池而言,比容量相同前提下,电压高(正极越正,负极越负)则能量高,因此元素周期表中电位最负的碱金属成为了电池负极的选择。虽然其能量与核能不能相提并论,但其仍然会造成很大的危险。电位负意味着碱金属极易失去电子,与氧气和水等发生剧烈反应,燃烧甚至爆炸。
  考虑到地壳储量(决定成本)与原子质量(决定比容量),碱金属中只有锂、钠、钾具有考虑价值。因此,碱金属电池一般指电池负极为金属锂、钠、钾、及其合金的电池。根据可否循环充放分为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

虽然危险,但碱金属电池已经普遍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般为锂金属一次电池,举例如下:

相机闪光灯所用的圆柱状AA锂电池,其拆开后可以看到大量的的锂箔,放入水中剧烈反应。
锂金属一次电池是一个庞大的家族, 根据正极和电解液不同的特性应用在不同的领域,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以上两个例子说明碱金属一次性电池在良好的密闭条件下,不与外界接触可以确保是安全的,甚至可以嵌入体内。
  电池使用一次就扔掉不仅造成使用成本很高,对环境也造成很大的污染,如果电池放电后可以充电后再次利用,那么成本就会极大的降低也更加环保。但目前碱金属二次电池却鲜有商业化。这是因为在充电过程中,碱金属的不均匀沉积生成枝晶会刺穿隔膜而造成正负极短路,瞬间释放热量,引发电池着火和爆炸。如下图。
   锂金属负极的技术障碍至今没有解决,但得益于John B. Goodenough博士课题组一系列含锂正极(LiCoO2,LiMn2O4,LiFePO4)的发明,锂金属可以不需要作为锂源,而被石墨所取代。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出,移动到负极,得电子并嵌入到石墨层状结构中而不形成枝晶,这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低电流密度下枝晶的问题 (见下图,参考文献[3])。由于此种电池中不含锂金属,而是借助锂离子在正负极来回嵌入脱出实现充放电,因此又称“锂离子电池”,它的诞生引发了无线移动电子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彻底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石墨的采用也付出了能量密度降低的代价,而且,在大电流密度下,石墨也有形成枝晶的危险,锂离子快速的嵌入石墨层中,会造成锂金属在石墨层状通道口的“拥堵”,因而在石墨表面形成枝晶。

由于“锂离子电池”使用石墨作为负极,“锂金属电池”使用金属锂做负极,第一感觉就是肯定锂离子电池安全。但这样比较是不公平的,石墨是处于放电状态(尚未嵌锂,低能状态),而锂金属是处于充电状态(高能状态)。

锂离子电池使用石墨作为负极进行组装,此时电池处于放电状态,能量最低,因此安全,一旦电池组装并充满电后,锂离子由正极移动到负极并得电子,以几乎“锂原子”的状态嵌入石墨中,形成 LiC6,此时为充电状态,应该比较LiC6和金属锂。

如果把充电后的石墨(LiC6)从电池中取出,挥发掉电解液,在空气中抖一抖,就会着火,而金属锂在不遇水的情况下,在空气中只会氧化,反而不会起火。

石墨之所以被选择作为负极,不是因为LiC6本身安全,而使因为石墨的层状结构可以防止锂枝晶的生成。如果金属枝晶问题能够自身解决(比如液态钠硫电池),石墨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但目前尚无解决锂枝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