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屑特拉斯电池技术?独立自主研究新型燃料电池
背后隐藏的更大图谋
这样的好事也有先例。特斯拉放开专利虽然在汽车业内是第一次,但它和当年谷歌开放安卓系统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今在移动互联领域,安卓系统的大红大紫也验证了这种开放的成功。不过,在一些知识产业专家和业内人士看来,特斯拉可能还有另外的意图,耐人寻味。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王迁认为,放开专利虽然变成了零门槛,对一些厂商很有吸引力,但进了门之后,最大的风险就是,失去自我,命运被别人掌握。
王迁:看有现成的技术免费使用了,那么他不再研发自己的技术,就直接用这个特斯拉技术了,那这里头隐藏的风险是什么呢?如果特斯拉以后的技术进行升级换代,他要么使用过时的老技术,要么付费使用新的专利技术,这样他付的许可费有可能将来会是很高的。
这可能还不是终极目的。王迁分析,特斯拉免费开放专利,或许是想站在电动车行业食物链的顶端,做规则的制定者。
王迁:如果其他厂商都按照他的这个技术来设计、制造电池汽车,那么有可能他的技术将来就成为一种标准了。
特斯拉的免费蛋糕,国内企业不买账也许是出于同样想做规则制定者的心态,国内一些电动车企业对特斯拉开放专利,并不买账。比亚迪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他们也有自己的专利,特斯拉甚至应该向他们学习。
力挺燃料电池 日企不屑特斯拉电动技术
氢燃料电池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已经研发过,包括之前的美国政府也先后引导过新能源的开发并提供了大量资金援助,后来在2003年前后偃旗息鼓,美国政府放弃了补贴,日本国内的氢能源汽车也没有了消息。
事实上,美国是放弃了,因为美国并没有多大的动力开发氢能源,而日本不同,日本国内的氢能源汽车--本田丰田旗下相应车型都在国内进行了投放,只不过是只租不卖的方式。氢能源电池车本身面临着一个重大的制约就是成本,发展到近些年依旧难以避免,即将上市的本田FCEV和丰田FCV都有着接近50万人民币的售价。
这不是我们应该担心的,以目前的发展速度氢能源汽车真正能来到我国时间还很久(20年左右进入中国,普及怕是要到我们退休)。这是因为我国始终把资源命脉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里,包括电网建设。
说起电网建设我们就要聊来特斯拉了,特斯拉进入中国以来的确以拉风外形、革新的设计收获了相当数量的粉丝。在看中中国潜力市场之后,特斯拉寻求中国政府帮助,因为电力供应掌握在国家电网手里,但国家电网以及南方电网暂时没有兴趣安装充电站,穆斯克的中国特斯拉计划似乎要折戟了,随即穆斯克转向了无人驾驶技术研发。
特斯拉有多环保?
以美国为例,美国电力以核能为主、煤电为辅,特斯拉每公里大概排放二氧化碳 122g,个别以煤电为主的州每公里排放175g至190g,而我国国内传统内燃机车排放才150g至160g,综合来看特斯拉比传统车的二氧化碳排放还高。(事实上,日本开发氢能源汽车也不是冲着环保开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