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瞄准了下一个大生意:充电桩标准制定者
Tesla开放电动专利,并推动目的地充电桩建设
接着看第二条关于特斯拉的新闻。丰田北美ECO JimLentz质疑电动车的发展前景,终止了与特斯拉的合作框架,同时丰田章男宣布日本不会大规模进入电动汽车行业。不过,特斯拉仍然实现了盈利,这还要得益于美国政府的一项法规。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可以说是“震源地”。该州规定,汽车厂商销售的汽车中要有一定比例的EV等零排放车(ZEV)。达不到标准的厂商必须缴纳罚金或者从完成标准的厂商手中购买“ZEV排放权”。
这项环保法规让全系车型是EV的特斯拉非常受用(丰田普锐斯被排除在ZEV之外),于是,特斯建以环保法规为契机巨额投资制造,借助环保法规的力量发展电动车。
不过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日产有意将旗下电动车Leaf停售。因为Leaf没有高续航,需要时常充电,销量也一直受限,定位一直受困于“家庭第二辆车”。反观日本,其整个国家汽车企业都进入了氢燃料电池阵营,欧美中宝马也与丰田开始携手开发氢能源(计划2020年推出相关产品)、奔驰也有意开发氢燃料汽车,这到底是为什么?
氢能源汽车为何冷眼旁观?
其实,关于日产Leaf,日产与雷诺曾制定过2015年累计150万EV的销售计划,但到目前日产才销量10万,加上本应上市的高端英菲尼迪EV(高端Leaf)也因为种种原因停止研发,使得日产很难对电动车的销售前景看好。
日本大力发展氢能源汽车,并推动加氢站投放
可以说,日本发展EV并不符合国情,但其电池技术积累并不薄弱。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全部来自于松下(电池技术掌握在松下手里,特斯拉很被动),为加强与松下的合作,特斯拉曾以低于每股22美元的价格出售股份给松下,将合作协议延期到2017年。EnergyTrend电动车与电池产业分析师吕理舜认为,EV制约的因素还在于电池成本和重量占到了汽车的一半,在此基调之下,氢能源的优势明显。
那么电池的瓶颈何时能突破呢?众所周知,日本经济陷入低谷期,安倍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刺激经济,但这仍难以让夏普、松下投入资源开发电池技术。当然,业界看好锂-空气电池的发展潜力,但目前没有任何一家电池厂家能明确给出实用化时间表,即便是在2020年初量产的锂空电池,能量密度仍达不到汽油水平。所以,日本没有动力发展电池。
从更大的角度来看,日本发展氢能源技术是一项国策,这关系到日本国的能源安全。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能源危机始终存在,它需要摆脱石化燃料的限制。然而国内电能多数还是以石化燃料为主,这时候发展EV其实是对日本制造业的一种变向打击。即便氢能源现阶段在制氢过程中仍存在污染,但对于日本而言,能源安全更为重要。
日本的氢能源产业,除了得到交通省、产业省和环保省的支持,还得到了大笔补贴给汽车厂家以及消费者。同时,对氢设备限制也在放开,日本国内开始大量投放加氢站,在美国联合加州政府也在布置加氢站,一旦氢能源技术成熟,并且核心技术掌握在丰田、本田手里,日本就将有望摆脱石化能源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