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突破的救命稻草?软包电池市场增长详细分析
受高毛利率的驱使及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带动的软包动力电池放量,进而带动铝塑膜的需求量也蔚为可观。国内企业也纷纷加速布局,希望实现铝塑膜技术和产能的自主化。目前国内的道明光学、明冠新材、苏达汇诚、紫江新材、璞泰来等企业通过自主研发纷纷进入锂电铝塑膜领域,新纶科技等企业则通过收购日本铝塑膜企业掌控关键技术,进军动力电池铝塑膜领域。
走自主研发路线的的企业,如道明光学、明冠新材、苏达汇诚、紫江新材等通过自主创新研发,使铝塑膜在外观、冲深成型、裁切性、耐电解液、阻水性等综合性能上都有不同幅度的提升,成为国内少数能量产铝塑膜的企业。
另一类以新纶科技为代表,直接通过并购日本铝塑膜企业或技术迅速切入国内动力电池铝塑膜领域。如2016年,新纶科技以5.5亿元的价格收购第三大铝塑膜企业——日本凸版印刷公司持有的从事锂电池铝塑膜软包产品生产的日本三重工厂及相关设备、存货、原材料等资产;另外,还获得相关专利、专有技术在中国的使用权。
从目前来看,新纶科技通过2016年的并购在抢占国内铝塑膜市场方面占领了优势。包括孚能科技、捷威动力、微宏动力、卡耐新能源、中信盟固利、多氟多等软包动力电池企业均是其客户。数据显示,新纶科技2017年铝塑膜销量约为900万平方米,而今年前三季度铝塑膜销量已经达到1100万平方米左右,预计全年销量在1700-1800万平方米。今年9月,新纶科技常州300万方/月锂电池铝塑膜项目一期工程投产,同时二期工程也同步启动,全部达产后预计全年产能将达1亿方以上。可以看出,新纶科技通过并购,也在不断挤压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DNP)和日本昭和电工两家日本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国产铝塑膜正在加速替代进口铝塑膜。
软包电池市场增长提速 铝塑膜供应紧张局面待突破
数据显示,由于软包电池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及安全性上的优势,其在消费类电子领域的渗透率已经接近70%。但是正如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其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还不足13%。有业内人士指出,现阶段方形和圆柱电池目前占市场主流地位,主要是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推广之初,以专用车、客车为重点,但随着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崛起,在追求高安全性、长续航里程及车型个性化设计方面,软包电池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渗透率未来有望提升至40%以上。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三元软包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了73.16%。同时,孚能科技、万向一二三、捷威动力、桑顿新能源、天劲新能源等国内软包电池巨头企业今年纷纷启动扩产增量项目。如桑顿新能源5GWh软包电池三期项目已经投产,孚能科技镇江20GWh软包电池项目今年开工建设,规划到2020年全球产能将达到60GWh。
看到软包动力电池在乘用车市场的广阔前景,以生产方形动力电池为主的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今年也加入到软包电池的行列。其他新进入者还有河南锂动、遨优动力等。电池中国网预计,随着补贴全面退出,在新能源乘用车为主导的市场下,未来将会有更多动力电池企业加入软包电池生产大军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