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纯电动汽车污染排放量真的占优势吗?不能忽视电池污染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31 17:16    点击量:

根据相关统计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从2012年销量才开始突破万辆,2013年也仅有1.76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相对较多,为1.46万辆。

  不过,尽管尚未看到国家政策层面给予混动太多的支持,丰田和本田已然宣布行动。丰田宣布2015年实现混合动力全面国产化,本田宣布2016年实现混动全面国产化。

  2012年广州汽车限牌政策细则中,新能源汽车和节油率超过20%的混合动力汽车占新增车辆10%的比例,通过摇号分配的方式全年发放1.2万个牌号,在摇号上给予混动和纯电动同等待遇,广汽丰田旗下的混动凯美瑞成为最大的受益车型。

  广州对节油率超过20%的混合动力汽车,除了安排占比10%的摇号数量外,还将对每辆车补贴1万元。

  在丰田和本田们看来,发展规划中咖啡法则(排放标准)是混动的机会,因为当下混合动力在控制排放上较纯电动有着天然的成本优势。《发展规划》要求,“到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5.9升/百公里以下。到2020年,这两项指标将分别降至5.0升/百公里和4.5升/百公里以下。”

  紧跟丰田混动路线的钟发平在向马凯副总理的汇报中,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惩罚性油耗法规,对未按期达到国家油耗目标的汽车企业,在生产销售数量、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碳排放交易机制等方面予以严格限制并提高其市场交易成本。

  目前,除日系重镇广州外,上海已经就混动巴士以及插电式混动乘用车开始补贴,而长期被雾霾笼罩下的北京亦在酝酿对混动给予相关政策支持,以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亦是中国车企T10组织牵头人叶盛基表示:“马凯副总理的讲话传递出积极意义,希望尽快就混动政策成立专题研究小组,在市场化前期适当进行补贴也有助于加快混动实现真正产业化。” 
   
  小米雷军为何不看好可穿戴设备?

  去年年底,有行业内资深分析师曾经认为,2014-2015年将会成为智能穿戴式设备爆发的一年,增长态势将势不可挡。不过今年年初看,虽然市场上的穿戴式设备越来越多,但是大多不被看好。而看衰的理由也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大家究竟为何不看好穿戴式设备呢?

  为什么穿戴式设备不被看好?

  先来说说原因吧,最近小米公司的雷军表示已经试用过谷歌眼镜,同时他表示,可穿戴的设备是个很复杂的问题,需要整个产业链一起配合。要解决的问题还是挺复杂的,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电池的功耗,如果经常需要充电就烦得不行。

  智能手表最大的问题就是电池,如果手表只能用几个小时就很烦。此外芯片体积如何做得足够小,放到手表上还比较舒服。

  雷军认为,今天最大的可穿戴的难题是产业链还没有成熟,就是更低功耗的芯片,芯片的个子非常小,能够集成到一块手表难度挺大的。真正大规模的商用可能还要假以时日。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