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能用在飞机黑匣子上吗?目前技术还不现实
马航事件或令黑匣子电池升级:锂电池为何难替代?
OFweek锂电网讯:据国际媒体报道,由于MH370客机失联事件的发生,美欧监管部门要求对航空公司客机的“黑匣子”进行升级,使其能够在水下发射至少90天的信号。这种紧急信号发射功能更强大的“黑匣子”,比马航370航班上装配的黑匣子的信号发射时间多出两倍。
2009年法国航空(Air France) 447航班大西洋空难事故发生后,就出现了要求升级黑匣子的呼声,调查人员花了将近两年时间才找到这架客机的驾驶舱和飞行数据记录器。美国联邦航空局和欧洲航空安全局在2011年就出台规定,要求未来黑匣子上装备的声波发射器在飞机坠入水中后至少要能保持90天的电力。
事实上,各大航空公司目前在线飞行的航班中,飞机黑匣子的独立续航时间基本在一个月左右,离90天的目标尚有很大距离。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先进能源材料实验室主任张灵志博士说,目前飞机的黑匣子动力驱动主要是使用铅酸电池,锂电池因为难以经过耐高温、抗高压等严苛条件考验而无法进入此领域。
据了解,黑匣子经得住两万英尺深度、2000华氏度的高温和相当于重力3400倍的压力的严苛条件考验,这些对锂电池来说都是难以攻克的技术难题。
此前,波音787飞机因锂电池起火事件就曾引发对飞机储能系统锂电化的质疑,而对于此次马航客机失联事件中相关黑匣子电池升级的呼声,锂电池也因安全性难以达标而有心无力。
“黑匣子对蓄电池安全性的高要求决定了现阶段锂电池不可能应用在这个领域。”张灵志认为,锂电池尚未普及到新能源汽车领域,要普及到航天领域则需要更长一段时间,而这期间或许就有更好的材料替代。
“据我所知,发达国家在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领域的研究开发起步时间比我们早、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并不比我们差,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都尚存一定的差距。”曹湘洪说,“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缩短我国和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
“湖南科力远公司从丰田收购了其镍氢动力电池的技术。通过技术收购,掌握这项技术后,就能够为国产车提供混合动力电池。”曹湘洪告诉记者,目前科力远已经在为丰田汽车提供混合动力车所用的镍氢电池,“为什么不能让其”为我所用“呢?”
曹湘洪指出,政策上的一些支持,能够使企业的创新活力得到很大的激发。“如果国家给混合动力车适当扶持的话,相关生产单位也就敢于投入研发;而如果相关国家支持缺失,企业很容易失去开拓创新的动力。”
“应该相信我们国家有这个能力,只要下足功夫,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技术、控制技术等技术壁垒是可以尽快取得突破的。”曹湘洪说,无论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车,从科技政策上讲,每种技术都有相应的应用前景,国家支持不应该厚此薄彼,“丰田同时研究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而且氢燃料电池汽车经过了行车实验的验证,证明了其技术上的可行性,但丰田推出的是混合动力车,并很快被市场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