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锂电产业一家独大只是暂时,合作共赢才是未来之路?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31 19:25    点击量:

  “越了解,越害怕,汽车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且成熟的产业,看到利润率高就贸然闯入,风险太大。”他说。

  鲁冠球的担心不无道理,当时就有不少人闯入整车制造、最后铩羽而归的例子,其中既有奥克斯、波导这样的“外行”,也不乏汽车零部件企业。

  2000年,万丰奥特通过收购上海长风客车厂进入整车生产,成立了上海万丰汽车公司,主要生产SUV,2006年停产。2003年,华翔集团以收购、增资等形式入主富奇汽车,投资数亿,也是生产SUV,2006年也停产。

  2004年也传出万向试图借昌河汽车进入整车制造的消息,万向予以否认,双方只是合资成立了一家汽车模块化工厂。可以确认的是,2004年国家发改委收到四十多份浙江民企汽车要求进入汽车整车生产目录的申请,其中就有万向。

  同样是在浙江,以冰箱配件起家,打着造摩托车旗号偷偷生产汽车的吉利,率先在2001年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得汽车生产资质的民营汽车企业。相比之下,万向造车的强烈想法和实际行动显得并不合拍。

  直到2005年6月,万向作为发起人参股广汽股份,占其总股本的3.99%,成为广汽股份第二大股东,算是间接进入了汽车整车制造,不过它选择的方向是新能源汽车。

  “机会来了,要挣大钱了!”

  “将来,如果成功了,我们就搞电池,圆我们几十年的汽车梦想;如果不成功,我们就老老实实退回来,搞电动汽车的零部件给电动汽车配套。”

  2009年4月25日,万向投资13.65亿元,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和锂电池生产基地。科技部部长万钢率领科技部多位司局长,专程赴杭参加仪式。

  这是万向创业40年来第一次搞大型庆典活动。万向的前身,是1969年鲁冠球用4000元在钱塘江畔创办的农机修配厂,兼做农具,1979年,鲁冠球就看到报纸上介绍,中国以后将发展交通行业,他决定砍掉农具业务——为此当年万向的收入减少100万。占其总收入的近一半,开始专注于汽车核心零部件之一的万向节,逐渐成长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在致辞中,鲁冠球提到,“我们为什么要搞电动汽车?除了看好国际趋势和国家政策以外,还因为它是万向40年汽车零部件优势的延伸。将来,如果成功了,我们就搞电动汽车,圆我们几十年的汽车梦想;如果不成功,我们就老老实实退回来,搞电动汽车的零部件给电动汽车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