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掌握自己的独家技术,中国锂电产业才能超越日韩
专业和创新才是出路
在高工锂电主办的会议和论坛上,众位企业领头人对设备行业评价出现最高的词汇莫过于技术抄袭、产品同质化、价格恶性竞争等等。
中国的锂电池设备近几年来发展迅猛,其实已经在市场占有率上有了很大提升。据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GBII)统计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锂电企业国产设备市场占有率超过80%,单机设备甚至超过90%。
与日韩企业相比,同样性能的设备,却只能以低廉的价格出售。在同质化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国内企业更多只能纠结于价格战。
据了解,国产设备绝大部分材料都是进口的,同日韩设备接近度高达90%以上,但是价格只有日本的1/4,韩国的1/3。
这是因为实际上国产设备都在仿日韩设备的阶段,虽然在技术上已经很接近了,但是因为是仿制的,所以价格上远远低于日韩的同类产品。 因而中国的电芯厂则很难接受国产设备卖出同日韩设备一样高的价格。
此外,在设备行业出现一些搅局者,一进来就把价格压得特别低,很多企业受到影响也不得不压低价格,但是压低价格产生的损失得从其他的途经找回,所以就在材料等其他方面打折扣,这样做就难以避免的在低端重复。
企业由于只能微弱盈利,便很难在产品研发和技术更新上投入更多的钱。大家只能靠着抄袭和模仿,在低端市场拼价格,陷入恶性循环。
许刚曾撰文指出,国内设备企业应该注重专业细分市场。目前国内设备行业的企业要做大做强,企业自身的定位和产品定位为第一要素,才能在日韩及国外设备的夹击中突围。他表示,术业有专攻,设备企业要专注于自己专业的领域。
高工锂电主办的“2013高工锂电产业高峰论坛”上,深圳市善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关敬党表示,国内的锂电设备自动化之路还将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未来五年国内的锂电设配还依旧会是仿制为主的局面。而要完全摆脱仿制的局面,不仅需要政府和企业加大基础理论研究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同时还要依靠比较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
与此同时,也要求中国的设备企业必须改变目前靠抄袭,靠手段,靠关系等投机取巧的不良经营方式。企业想要长远发展依靠的必定是专业的研发、技术的创新、管理的完善和战略的眼光。
目前国内锂电池设备使用现状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据了解,国内很大部分锂电池企业仍然是半自动与自动化结合的生产工艺,并且在技术层面上,国内技术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高速涂布机的技术,还需要不断完善;另外一些高精度的测试部件还需要依赖日本进口,成本太高。这些都制约了国产化设备向全自动推行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