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衡量未来企业发展的两大指标:电池成本与产量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02 23:35    点击量:

  特斯拉超级电池工厂的软肋

  如前文所述,特斯拉超级电池工厂的前提是“每年卖掉50万辆”,否则无法“消化”该电池工厂的产能。但2013年特斯拉仅售出2.2万辆电动车,今年的预期出货量也只有3.5万辆,距离50万辆的目标还很远。

  资金软肋:

  高达50亿美元的投入靠特斯拉目前的实力远远不够,根据此前官方公布的信息,特斯拉计划投入20亿美元,松下等合作伙伴提供其余部分的资金。特斯拉还将为此发行16亿美元可转换债券。

  松下的犹疑:

  到目前为止,松下仍然没有做出投资超级电池工厂的决定,因为这将会增加公司的投资风险。毕竟,松下刚刚从持续两年多的亏损泥潭里走出来。

  因此,特斯拉超级电池工厂计划的确鼓舞人心,但首先要做的是说服合作伙伴一起加入。

  松下沉默特斯拉千兆电池厂存争议:难敌比亚迪?

  美国知名财经杂志《巴伦周刊》最新刊登署名文章指出,特斯拉汽车即将兴建的超级电池工厂——“千兆工厂”计划可能会收到不错的效果,但其中也存在相当的隐忧。比如一旦市场需求不及特斯拉先前预期,这一“千兆工厂”将面临生产设备使用率严重不足的问题,那么特斯拉希望通过降低电池生产成本而促成“廉价电动车”量产的承诺也就沦落为“一纸空谈”。

 千兆工厂计划存争议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衡量未来发展前景的因素主要由两方面决定。其一是能否迅速扩大产量;其二则是能否有效削减电动车的电池成本。

  为了确保可靠的电池供应和降低成本,特斯拉CEO马斯克于上月宣布将投入重金建设电池工厂,以扩大产能。

  按照马斯克的最新表态,该工厂将在2017年提前投入运行,年产量将超过2013年的全球用于各类用途的锂离子电池总产量,满足特斯拉年产50万辆电动车的需求,电池组每千瓦时的成本预计将降低逾30%。

  然而,特斯拉的这一看似充满“野心”的工厂计划却一直备受争议。《巴伦周刊》指出,马斯克通过建设“超级工厂”来降低锂电池成本的计划是“符合逻辑”的,但是实现这一最终的目标的前提必须是“每年确保卖掉50万辆”,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够“消化”该电池工厂的正常产能。

  数据显示,2013年特斯拉共售出超过2.2万辆电动汽车,总价值超过20亿美元;该公司预计今年的出货量达3.5万辆,目前的出货数据距离50万辆的目标还有巨大距离。

  事实上,《巴伦周刊》于去年6月就指出:“特斯拉必须在2016年之前显著降低电池成本,否则届时公司计划推出的廉价型汽车的目标将根本无法实现。”

  分析人士指出,特斯拉设立了50万辆的销售目标,当然有自己的逻辑——如果电池成本下降,毛利率必然提升,整车的价格也随之跟着下降,廉价型电动车一旦得以推广,那么电动车市场的“瓶颈”就会打开,届时50万辆的销售目标自然不是问题。

  除了《巴伦周刊》提及的“销售数量必须达标”外,马斯克的“千兆工厂”计划本身也遭到了质疑。美国媒体分析指出,电池制造主要是机器设备的制造和生产,而电动车的制造却主要体现在组装上。后者牵扯到的是人力问题,因此升级换代比较容易,投入培训资金即可实现;而前者的升级换代就“难得多”,一旦需要购入新设备,那么原有的设备就只能当“废铜烂铁”卖掉了。

  分析人士指出,近几年电池技术的发展会突飞猛进,很可能不到2020年,技术已经攀上“新台阶”,而特斯拉“千兆工厂”的投入建设期就长达3至5年,一旦工厂成型,再想做变化绝非轻而易举。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