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时代过后的狂欢?锂电池将如何延续之前的辉煌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06 20:18
点击量:次
这次新政补贴退坡幅度比以往“更狠”。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27日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幅度远大于车企降低成本的幅度,因此新能源车企盈利压力还是较大。车企要应对新能源退坡,一方面通过提升技术和附加值,另一方面是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整体上,比亚迪等自主新能源车企都受到退坡的冲击,但由于比亚迪产品相对丰富,受冲击相对小些,而纯电动续航250公里以下的直接取消补贴,北汽新能源等对纯电动依赖程度高的企业受影响更大些,今年受冲击最大的是纯电动车,例如补贴退坡3万元左右,而纯电动车的成本至少增加10%以上。短期内,补贴退坡对新能源车企是一大考验,但补贴将逐渐退出是趋势,车企最终还是要摆脱对补贴的依赖而真正靠实力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今年补贴退坡来势汹汹,业内普遍认为,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入洗牌阶段。对此,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不少企业还是早已有心理准备。威马汽车董事长沈晖表示,威马一开始就致力于打造一款不依赖于补贴的车型,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补贴降低反而是好事,新的政策有利于引导整个行业向着用产品让消费者买单的方向去发展。
广汽新能源总经理古惠南则认为,退坡是双刃剑,退坡短期对整个行业会造成一定冲击,但是长期来看对这个行业绝对有利。在他看来,退坡政策会刺激一批落后的企业倒闭,而这对生存下来的企业而言则代表着原材料价格的理性回归以及供需关系的改变,让有实力的企业有更好的生存环境和更强的竞争力。古惠南还称,广汽集团提前谋划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并真正投入了资金以及做好技术的准备,即使未来补贴取消,也不怕与国际车企巨头在国内竞争。
比亚迪正通过提升技术和扩大规模克服对补贴缩水压力。2019年1~2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3097辆,同比增长174.73%,市占率升至约30%。因此,比亚迪方面依然乐观地预计2019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7~9亿元,同比增长583.39%~778.65%。比亚迪方面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比亚迪通过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储备、丰富的车型系列及车型矩阵、e平台的对外开放及共享等措施,将有效地摊薄研发和生产成本,具备较高的规模效应和抗风险能力。
随着电动车技术逐渐成熟以及新能源市场不断发展,补贴政策加速退坡,促使新能源车由“政策市”转向“市场市”。
氢燃料电池车代表未来?
作为新能源补贴完全退出的前奏,这次新政规定,地方应完善政策,过渡期后不再对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除外)给予购置补贴,转为用于支持充电(加氢)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等方面。新政释放出对氢燃料车的“宠爱”。
中国发展电动汽车的同时,也加快对氢燃料车的布局,氢能的发展近年来逐步升级为“国家战略”。2016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到,将“开发氢能、燃料电池等新一代能源技术”列为战略任务之一。2017年,《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逐步扩大燃料电池汽车试点示范范围。崔东树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发展新能源车的路线依然以纯电动为主,但对氢燃料车也愈发重视,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无论是在汽车产业重镇日韩、欧洲,还是汽车市场风向标北美,氢燃料电池车(FCV)技术都是不可忽视的新型能源汽车路线,甚至业内不乏有“氢动力是新能源汽车终极方案”的说法。
今年补贴退坡来势汹汹,业内普遍认为,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入洗牌阶段。对此,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不少企业还是早已有心理准备。威马汽车董事长沈晖表示,威马一开始就致力于打造一款不依赖于补贴的车型,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补贴降低反而是好事,新的政策有利于引导整个行业向着用产品让消费者买单的方向去发展。
广汽新能源总经理古惠南则认为,退坡是双刃剑,退坡短期对整个行业会造成一定冲击,但是长期来看对这个行业绝对有利。在他看来,退坡政策会刺激一批落后的企业倒闭,而这对生存下来的企业而言则代表着原材料价格的理性回归以及供需关系的改变,让有实力的企业有更好的生存环境和更强的竞争力。古惠南还称,广汽集团提前谋划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并真正投入了资金以及做好技术的准备,即使未来补贴取消,也不怕与国际车企巨头在国内竞争。
比亚迪正通过提升技术和扩大规模克服对补贴缩水压力。2019年1~2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3097辆,同比增长174.73%,市占率升至约30%。因此,比亚迪方面依然乐观地预计2019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7~9亿元,同比增长583.39%~778.65%。比亚迪方面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比亚迪通过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储备、丰富的车型系列及车型矩阵、e平台的对外开放及共享等措施,将有效地摊薄研发和生产成本,具备较高的规模效应和抗风险能力。
随着电动车技术逐渐成熟以及新能源市场不断发展,补贴政策加速退坡,促使新能源车由“政策市”转向“市场市”。
氢燃料电池车代表未来?
作为新能源补贴完全退出的前奏,这次新政规定,地方应完善政策,过渡期后不再对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除外)给予购置补贴,转为用于支持充电(加氢)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等方面。新政释放出对氢燃料车的“宠爱”。
中国发展电动汽车的同时,也加快对氢燃料车的布局,氢能的发展近年来逐步升级为“国家战略”。2016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到,将“开发氢能、燃料电池等新一代能源技术”列为战略任务之一。2017年,《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逐步扩大燃料电池汽车试点示范范围。崔东树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发展新能源车的路线依然以纯电动为主,但对氢燃料车也愈发重视,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无论是在汽车产业重镇日韩、欧洲,还是汽车市场风向标北美,氢燃料电池车(FCV)技术都是不可忽视的新型能源汽车路线,甚至业内不乏有“氢动力是新能源汽车终极方案”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