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标定容量为什么不准确?有什么可以衡量电池容量的方法吗
浅析2014年我国锂电池行业发展前景
锂电池作为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最早出现的锂电池来自于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其使用化学反应为Li+MnO2=LiMnO2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放电。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
目前,市面上的锂电池分为很多不同种类,主要正极材料包括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钛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而不同正极材料制成的锂电池性能略有不同,分别适用于不同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锂电池的性能也在迅速提升,特别是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诞生和完善,这使得锂电池的适用领域正在迅速扩大。技术已经不能称为制约锂电池向传统铅酸电池应用领域渗透的主要障碍。
图表1:不同正极材料的锂电池性能比较
目前,评价市面上的锂电池性能只要从电池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1.高低温性能:目前磷酸铁锂电池基本可以做到-20~80℃保持容量仍大于80%。
2.一致性:由于工艺等问题,目前电池组仍存在一些一致性问题,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工艺水平的逐步提升,该问题有望得到解决;目前一些企业基本可以达到90%的一致性。另外,在固定型电池和电动自行车等对快速充电要求不高的领域,其对一致性的要求也相对较低。
3.循环寿命:一般磷酸铁锂电池常温1C充放电,单体经2000次循环后容量仍大于80%;而0.5C充放电,循环次数可达3000次以上甚至4000次。
4.安全性:相较于其他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充放电平台十分平稳,充放电过程中结构稳定,并通过各种碰撞、穿刺、挤压、过充、短路等实验,部分出口企业产品均可达到IEC/UN/UL等国际电池标准。另外A123研发的新技术“纳米磷酸盐”,颗粒细,颗粒稀度大,空间大,瞬间加热不会过快传导,也可一定程度改善电池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