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产品将在未来走进全家万户!廉价安全的新材料助力电池发展
也有一些公司和研究电池的专家表示,技术上的改进可能会令动力电池的生产不那么依赖钴,比如制造钴含量更低或者根本不含钴的充电电池。
比如:中国正在研发镍锰钴三元电池。它们比不含钴的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从而使汽车行驶更远,占用空间更小。
据了解,全球电池制造能力一年约为110吉瓦小时,主要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和电力存储。
去年,中国政府宣布计划在未来三、四年内令现有产能翻番,届时电池制造工厂的年产能超过150吉瓦-小时。报道认为,这使得特斯拉相形见绌,因为到2020年,其在内华达州的Gigafactory工厂每年的生产能力也只有35吉瓦-小时的水平。
不过,目前中国大多数电池企业仍在走低端路线:企业较小且生产低密度电池。报道认为,由于中国政府提出了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这意味着今后会有更多的镍锰钴电池。
另据福布斯新闻网去年8月报道,目前中国电池生产商大大小小接近150家。中国国产锂离子电池在中国品牌电动车当中的使用率已经超过90%。
在此情况下,中国国内的电池产业也正向聚拢态势发展,越来越多的小众电池企业在销量占比中逐渐下滑甚至面临关门倒闭的风险。与此同时,电池企业正向以比亚迪、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电池巨头为代表的垄断式发展。
《华尔街日报》援引IHSMarkit的太阳能和能源储存研究副主任SamWilkinson的话称,如果中国能够将钴的价格降下来,那么美国消费者也将受益,锂离子电池正在迅速成为一种日用品。
根据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数据,中国政府的推动大大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组件价格,令其成本从2010年的4.1万美元降至如今的1.6万美元。2010年建造100兆瓦太阳能装置需要花费5.44亿美元,如今只要花1.11亿美元。
目前,全球太阳能组件中约有65%为中国生产,十大模块制造商中有七家是中国企业。这一结果引发了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上个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即将兑进口太阳能电池板征收30%的关税。
对于中国在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技术专家担心,太多的降价可能会扼杀更好的电池创新。外交委员会技术专家VarunSivaram表示,中国控制着全球大部分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和电池的生产。“真正优秀的技术没有突破的机会,这让我很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