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未来的竞争优势在哪儿?为什么说锂电池是清洁能源?
任何一个技术到成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包括可燃冰。从当年国家西气东输,实现天然气入户,但对汽车并没很大影响。说锂电池熄火太不负责了,当前,汽车方面只有在西北的部分汽车,尤其是出租车采用烧气方式,确实降低了成本,因那里气太便宜。在国内大部分地方并没推广。结合中国当前能源结构,化石能源占比还非常高,如果可燃冰很快可大量采集,北方供暖可率先适用。锂电池5年内仍然会很大发展,10年后就不好说了。
--哈工大匿名
1、可燃冰使用安全性边界条件。汽车,作为运输人和货的载具,使用安全性必须是第一考量因素。可燃冰虽然释放能量远高于目前石化燃料,但如何安全存储和利用目前还相当困难。
2、可燃冰动力总成的使用可靠性。未来使用可燃冰的动力系统,很显然与现有内燃动力结构有较大差别,新材料技术突破方向是什么,新材料在高能释放过程中耐久性能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动力总成使用可靠性。
3、可燃冰动力的商业化成本。可燃冰动力总成的量产价格、车载可燃冰低温保压储具的成本以及后续的可燃冰加气站的建设投资,也需精确计算。
4、类似于可燃冰这样的新型能源,其实有很多种。记得当年接待何光远部长时,老人家对甲醇汽车应用商业前景也有过非常精辟论断,现在再回头看看,也好像只有吉利李书福还没完全放弃。至于LNG、CNG好像也逐渐开始淡出视野。现在大家热情都在三元锂电池!
---上汽跃进吕晓松
锂电池是二次储能技术,所以不必担心新技术的出现。锂电池更该关注的是定位好自身细分市场,未来20年都是一个增长趋势。
-----善营科技关敬党
可燃冰是一个新的能源概念。但从石油开采史看,从技术突破到大规模应用,之前10-15年时间,因此这期间是新能源发展核心时间段,如果期间以锂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占领一定规模市场,老百姓接受了新能源和电动车,那这市场就不会被取代。
同时,国家也不希望一种能源独大,所以各有各的市场,核心是需要锂电人把产品扎实做好。所以,新的能源结构会对锂电行业有影响,但更多需要我们努力做精产品,锂电池有机遇期,关键靠我们把握。
说到做好锂电池,不得不提日韩,技术上真值得国内企业学习,尤其电化学体系方面,想做出锂电池不难,想做好电化学体系很难,他需要一个长期不间断的积累和扎实研发,中企与日韩差距最大的是对负极和粘结剂的理解--国内做电池重视正极开发,可是对负极和粘结剂的应用和开发非常落后,这部分国内做得稍好点的只有比亚迪,所以更需要锂电人协同努力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