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放电温度过高怎么办?有什么办法可以给电池降温?
对此,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USB接口类移动电源》行业标准(CIAPS0001-2014)已于5月1日发布实施,下一步协会将加快推动标准的宣贯工作,可能会积极与民航局进行沟通,对符合标准的移动电源授予特殊标识,方便安检人员辨别,让消费者的出行能够更加便捷。
爱国者变身“烫手山芋”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正规品牌的移动电源安全性固然有保障,但其电池发热量也变成了困扰消费者的一大问题:许多消费者在使用移动电源时,会将其放在包袋内,经过一段时间后,移动电源的外壳温度会变得相当高。
《USB接口类移动电源》中规定,在充放电时,移动电源的外壳温度上限由材质、环境温度和品牌标示的温度计算而得,外壳材质为塑料的移动电源在充放电时要求的温度比金属可高出20℃。计算方法为:温度限制=材质温度(金属55℃塑料75℃)-标识最高环境温度+测试时环境温度。
根据本刊测试结果(如下图),只有小米在放电时的温度略微超标。本刊在测试时测得的环境温度为23度,小米标示的使用温度为0-45℃,根据标准,小米的充放电外壳温度上限为55-45+23=33℃。事实上,由于小米移动电源发热量较高,能适应的环境温度并没有那么高,40℃已是极限,夏季闷热,消费者在使用时应注意这一点。
如果从实际使用的感受来看,爱国者A110无论在充放电时温度都高过其它品牌,它的放电温度更是达到46℃,十分烫手。
爱国者移动电源外壳最烫手 小米放电温度略超标
一位锂电池行业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移动电源的温度最高点一般出现在保护板上:“即使保护板的温度过高,最多也只会烧坏元件,没有太大的安全问题,假使电芯温度过高,则可能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
对此,关世强对记者说,移动电源的安全使用,不但与生产企业有关,也与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有关。消费者应该仔细阅读移动电源的说明书,特别是输出端口的额定电流和自己使用的设备是否匹配,举例来说,如果将一个2.1A的设备插到1A的输出端口上,一些移动电源可能就会过载工作,这样会造成产品本身过热,带来安全隐患。
而对于本刊测试结果,小米和爱国者方面至发稿前对本刊的咨询未做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