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电池储能将迎来广阔市场空间?铅酸蓄电池功不可没!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20 00:03    点击量:
近年来,随着锂电储能系统技术经济性不断提高,市场竞争优势凸显,其装机规模不断刷新纪录。“据统计,从全球电池储能技术分布来看,近3年锂电储能占比超过70%。在美国,锂电储能占比甚至超过95%。”南都电源研究报告称。

“虽然锂电储能现有装机规模大,但不可否认,无论是与锂离子电池还是与传统铅酸电池相比,铅炭电池在价格、PSOC循环性能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在董李看来,作为铅酸蓄电池的一种,铅炭电池稳定、安全、大容量的特性,是其他电池不可替代的,其在微电网和户用电网储能、光储一体化、SPS市场(储能UPS)、大型工商业储能,以及回收利用方面,都具有突出的发展优势。

董李还介绍到,在储能技术实际应用方面,国内外尚有差别。他以理士国际参与的项目为例介绍:“理士国际专注储能电池,产品销往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在国内交付的主要是铅炭储能项目,包括国家电网金寨重点光伏发电消纳研发项目、贵州大学储能科研示范项目、四川甘孜传灯项目等。在海外交付的项目则更多是应用锂离子电池解决方案。”

当前,电动汽车方兴未艾,正逐步取代传统燃油汽车需求。同时,储能技术日趋成熟,为支撑电动汽车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发展储能产业,可以改变能源的使用方式,是未来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电动汽车和储能的同步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现有的电力系统形态和运行模式。

一辆电动汽车等于一座智能“移动能源岛”

当前,互联互通、合作共赢正在成为时代主题。传统电力工业正在加快“去中心化”、“去固定化”,原来的“一张网”变为多张微电网。能源和电力不单是一种生产资料、基础设施,而是一种时尚、有趣的生产方式和社交方式。智慧城市更加发达,智能电网更加普及,智慧交通更加立体,智慧生活触手可及。人人、人车、车车,进行更密切的智能交互,人人都是电力消费者,人人都是电力供应者;每一辆车都是电力消费者,每一辆车都是电力的储存者和供应者。

电动汽车与储能产业的发展,正在广泛而深刻地改变能源电力结构与发展形态。首先是电动汽车产业带来的影响和改变。电力作为通用的、高级的能源形式,应用至今已150多年,电力适用性广、清洁、可远传的特性,决定了其担当能源革命主力的角色。但电力较大规模进入交通领域,实现对燃油驱动的逐步替代,则是近些年的事情。在这背后,一是专业技术的创新发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其经济性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建构了合理的商业逻辑,催生新的商业模式;二是技术与商业模式的方向,完全契合了绿色发展的主题,从而绘就了一幅绿色出行的立体网络,引发交通运输工具、交通运输方式的一场革命。

其次是储能产业引发从固定能源到移动能源的革命。近20年来,清洁电力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正在以更大的规模、更低的成本,实现对传统一次能源生产电力的替代。但是要让电力支撑交通工具所需的能量,除了架设供电线路实时提供外,更多的是在不具备线路的条件下,依靠可携带、可移动的发电或储电装置提供电力。这个装置就是现在所说的移动能源。移动能源和用电、管控系统构成了一个独立的微电网,而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微电网与电力系统相联结,将组成多层级的能源互联网。

电动汽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布式储能资源。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作为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迅猛,目前在建规模世界第一,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已成为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推动绿色发展的有力抓手。而能源发展格局、电力供需状况、行业发展环境、电力发展方式和储能技术等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给电动汽车普及应用带来新的挑战,提出更高要求。

可以说,我们正在构筑从便捷供能、到高效用能、到智慧储能,再到能源再利用的产业闭合发展新路径,并将对我国的能源结构和能源生产利用形式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