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电池工作过热?最新的电池管理系统有很多办法
动力电池安全智能系统工作原理
1)热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
采用液体冷却技术,将专业设计的换热板放置于电池箱内,在主机内对液体介质进行加热/冷却,再将液体送入换热板内,通过内部流转的液体进行循环换热。技术指标要求:
a)电池温度精确控制在(±1℃);
b)温控速度在极热或极冷情况下能20分钟达到动力电池的正常范围。
c)体积尺寸大小必须控制在整车能接受范围以内。
可以实现实现的基本目标:
a)防止电池温度过高,减少电化学腐蚀,避免热失控导致燃烧或爆炸;杜绝电池温度过高所引起的自燃;
b)防止低温充电时,电池易出现瞬间电压过充现象,导致短路;
c)防止低温过充时导致的电池不可逆损伤。
2)自动灭火系统的基本原理
在温度(热量)传感器信号发生时,ECU发出指令,执行元件开始工作,灭火剂立即到达,遇热迅速气化,吸收大量热量,达到快速降温的作用,且在电池箱底部形成积液,可持续降温。技术指标要求:
a)常温常压储存下,灭火剂有效期达10年;
b)灭火剂药剂遇热气化,沉滞于电池箱内,迅速稀释氧含量,在非闭空间里,亦可达到窒息灭火。
c)灭火剂能捕捉自由基,持续快速打断链式反应,形成保护层,阻止复燃。
d)灭火剂介电强度大于60KV(不导电),且无腐蚀性,不会对电池造成任何伤害;
e)药剂在自然状态下5天自然分解,喷放后无需对电池箱做任何清洁工作,同时其分解物对环境无任何污染。臭氧层损耗值(ODP)为0,温室效应值(GWP)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