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软包电池为何能迅速获得车企的青睐?它的优势在哪里?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24 10:44    点击量:
在新能源汽车持续热销的同时,能量电池领域也随之蓬勃发展,在政策补贴以及市场需求的引领下,动力电池开始向高能量密度发展,而软包电池开始走上市场的舞台,成为了众多车企眼中的香饽饽。

从能量电池市场来看,软包电池近来开始成为了行业热点,众多车企以及电池供应商开始战略转向,将重心向软包电池倾斜。从最近市场动向来看,主打三元软包叠片电池的捷威动力获得复星投资;注三元软包电池的孚能科技完成10亿多美元的C轮融资;亿纬锂能与戴姆勒签订《供货协议》,将为戴姆勒供应三元软包动力电池。从近来电池行业来看,车企以及电池企业开始争相布局软包电池,那么软包电池为何会迅速获得车企的青睐呢,相比之前柱状电池,软包又具有何种性能优势?

新能源退坡补贴或成最大推手

三元锂电池行业,柱状电池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结构形态,该结构主要采用了钢壳和铝壳包裹,当然也有采用塑料壳等特殊外壳包装的,但这种结构外壳占据了相当一部分重量,在新能源补贴政策中,车辆能耗系数也是补贴的一项重要规定,因此,对于占据相当质量的外壳,成为了影响能耗系数的关键。

籍于此,软包电池应运而生,其实从字面意义来说,软包电池可谓是非常贴切,软包就是采用了铝塑包装膜作为包装材料的电芯,省却了钢壳或者铝壳,整体重量有所降低,能耗系数也就更低。因此,软包电池在单位密度方面要优于柱状电池。根据数据显示,软包电池比同等容量的铝壳包装电池轻20%,与同样尺寸的铝壳电池,容量高出50%。

从电池密度来看,2018年新能源补贴中可以看出,其能量电池最高补贴密度在160Wh/kg,而在工信部《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能量电池发展规划中可以看到,到2020年新能源汽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300Wh/kg以上,力争实现350Wh/kg,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Wh/kg,成本降至1元/Wh以下。

在三元锂电池尚未有质的突破前提下,软包电池的市场意义可见一斑。而软包电池由于其结构原因,其能量密度轻松跨过140wh/kg这一补贴门槛,260wh/kg的电芯产品已经达到量产水平,相比尚未规模量产的NCM622和NCM811的柱状电池,软包电池更具发展空间,也更适应当下的新能源补贴形势。

相比柱状电池,软包电池具有设计灵活、重量轻、内阻小、不易爆炸、循环次数多、能量密度高等特点。当相对应的,柱状电池产业链发展比较稳定,软包电池由于其标准问题,工业自动化生产比例较低,整体质量难以全面控制。此外,软包电池最为重要的铝塑膜一般都需要进口,电池企业对于国产铝塑膜接受程度较低,因此,这也导致了其成本也要高于柱状电池。

近日,WiTricity宣布并购高通旗下的电动车无线充电业务,并计划未来在中国推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落地。事实上,WiTricity并非首家研发汽车无线充电的企业,包含奔驰、宝马、沃尔沃和中兴等世界知名车企与相关厂商,早已展开对汽车无线充电方面的研究,甚至该技术已在海外宝马530e等车型中实现量产。

相比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广泛使用的充电桩,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概念,对国内用户来说或许还有些陌生,何况就普及率而言,汽车无线充电在应用层面只能算是“刚刚起步”。既然如此,大力发展甚至推进“无线充电”技术的意义何在?

充电桩与无线充电的现状与发展

先来了解一下充电桩与无线充电技术的现状:

据2018年第一批充电设备招标文件显示,目前我国直流“快充桩”仍以功率为60kW的版本为主(占比40%),功率达100kW以上和120kW的充电桩占比均不超30%,另外还有部分功率为7kW和3.5kW的交流“慢充桩”。

为了进一步缩短纯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包括我国在内,发展大功率充电桩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