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面对补贴退坡,动力电池市场该走向何处?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7-11 20:38    点击量:

在补贴退坡的背景下,供应链上企业数量势必将大幅减少,市场机制将逐渐取代政府支持,加之产品演进速度加快,各大车厂纷纷布局电池业务,动力电池行业内企业将面临更加严苛的洗牌。


近日,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可谓“冰火两重天”。一边是国能电池“被破产”,引得无数媒体争相转发相关消息;另一边是宁德时代与沃尔沃汽车签订动力电池合作协议,订单金额达亿元级。二者差距之大,令人感慨,更让人不禁发问:补贴退坡下的动力电池市场将走向何处?



资金压力凸显


供应链上企业大幅减少


5月底,国能电池即将倒闭的消息“刷屏”,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国能电池随即发布澄清公告称,一些文章对该公司“即将倒闭”“拖欠员工工资”“破产清算”等的报道是极其武断的臆测,报道不负责任,扭曲事实。“我司目前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但国能电池同时表示,目前受宏观形势和补贴退坡影响,国内电力电池企业均面临着资金紧张的压力。记者查询企查查后发现,仅今年5月,国能电池因买卖合同纠纷产生的裁判文书就多达8个,涉及金额上百万元。
 

高门槛阶段来临

 

集中度不断提升

 

与供应链上企业数量大幅减少相对应的,是动力电池产业集中度的不断提升。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4月,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的动力电池企业的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4.4吉瓦时、4.6吉瓦时和5吉瓦时,占总装车量比分别高达80.7%、85.4%和92.5%;而去年同期这一数据还分别仅为2.8吉瓦时、3.1吉瓦时和3.4吉瓦时,占总装车量比也分别只有72.79%、81.71%、89.06%。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产业集中度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这一产业的逐渐成熟,市场资源势必会大部分集中在某几家企业,同时市场也将进入发展的高门槛阶段,这一过程势必要淘汰一些企业。

 

分散市场风险

 

进军海外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持续退坡的背景下,日韩等外国企业有“卷土重来”之势。

 

2018年5月,中汽协和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联合公示了汽车动力蓄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第一批),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下称“三星环新”)、南京乐金化学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北京电控爱思开科技有限公司3家中韩合资企业首次入选;同年7月,韩国企业SK Innovation电池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准备在中国建设15吉瓦时生产基地;同年12月,三星环新动力电池二期工程开工,建成后形成5条60Ah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线。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