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宝鄂文库

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面临着哪些难题?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1-29 16:56    点击量:
综合利用四大难题


一是,尚未建立起共生共赢的产业链生态圈。我国动力电池回收综合利用按照上下游产业链可分为三个层次:生产层、综合利用层和再生层,目前这三个层级相对孤立,没有建立起共生共赢的产业链生态圈,三个层次的协同性不足,信息数据未能共享。


二是,综合利用盈利模式不成熟。对于综合利用企业而言,在成本方面,综合利用需要对回收来的退役电池进行检测、分类、重新配组。由于电池标准不一、电池信息数据未能完全共享,以及综合利用技术刚刚起步等原因,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综合重组电池成本较高。


在收入方面,目前我国综合利用的主要用户是中国铁塔公司,其在采购综合电池时一般会对标其经常采购使用的铅酸电池,给出的综合电池采购价较低。较高的成本和较低的采购价使得综合利用企业盈利空间不足,亟待探索新型盈利模式。


三是,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亟待突破。我国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在重组技术、离散整合技术和寿命预测技术等方面存在技术难点。


重组技术的主要难点是分组技术和成组技术,目前都存在不少问题,如分组参数设定不合理、模组离散性大、性能不稳定、系统集成困难等。离散整合技术的关键是让不同离散程度的电池包在同一系统里高效运行。退役模组芯片系统(SOC)检测模拟技术和电源管理系统(BMS)技术是亟待突破的技术难点。寿命预测技术是整个综合利用产品技术的关键点,目前在电量衰减机理、余能检测以及新技术精确测量定量技术方面,还亟待突破。


四是,标准及技术规范发展滞后。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定和推广是综合利用规模化应用的前提。虽然车用动力电池的生产设计、信息追溯、拆解规范、余能检测等相关规范已经发布,但因为缺乏对应的强制性标准或可操作性的技术规范,不同厂家的电池结构、材料体系差距较大,部分汽车生产企业未能主动公开动力蓄电池拆卸、拆解及贮存技术说明等信息,综合电池重组及评价不规范,不利于电池规范化、规模化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