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终极目标是什么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路线一直以来多有争议。目前备受推崇的锂电池,行业不少人士认为这一领域也存在天花板。在锂电池发展如火如荼的当今,不少企业或研究机构也在探索电池产品新的发展方向,如燃料电池和固态电池。从目前来看,这两种电池都有自己很明显的优点,当然存在的短板也不少。于是,针对动力电池发展路线,业界人士展开了争论:谁才是未来的终极电池?
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和成本平衡点出现在2020年
分析动力电池的现状必须考虑研发与使用情况,对此,企业和研究机构看法并不一样。
作为我国动力电池领先企业,宁德时代与科研机构对锂电池的研发有较大不同,宁德时代更注重从工程化的角度入手。宁德时代副总裁、首席科学家吴凯介绍,电池企业进行研发注重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能量密度;二是成本平衡设计。这两条曲线与经济学的供需曲线相似,在某个位置形成平衡点。这个平衡点的时间节点是2020年,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价格为1元/Wh。在这个平衡点之下,三元/石墨体系的电池会成为流行趋势,随着能量密度提升,硅基负极体系、固态电池等会显示出优势。
我国目前动力电池的研发主要考虑的是能量密度、成本、寿命三要素平衡设计,在考虑安全性、使用环境的广泛性以及充电方面,系统设计成为引导电池设计方向的关键。在平衡点之下,高镍化是提高能量密度的重要手段。“宁德时代近期会在高镍应用方向深耕细作,长期来看,会加强固态锂金属电池开发。”吴凯说。
此外,大数据监控也说明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现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震坡介绍了动力电池大数据平台的运行情况。他说,目前,我国形成了电动车辆安全运行国家、地方政府、整车企业三级监管技术体系,国家平台已接入超过90万辆产品,日在线近50万辆,行驶1200万公里,充电16万次。
从监控数据来看,安全性成为动力电池的首要问题,在2010~2016年间,动力电池起火事故中有67%的原因来自动力电池,充电引起的起火占14%,其他原因占19%。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路线一直以来多有争议。目前备受推崇的锂电池,行业不少人士认为这一领域也存在天花板。在锂电池发展如火如荼的当今,不少企业或研究机构也在探索电池产品新的发展方向,如燃料电池和固态电池。从目前来看,这两种电池都有自己很明显的优点,当然存在的短板也不少。于是,针对动力电池发展路线,业界人士展开了争论:谁才是未来的终极电池?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和成本平衡点出现在2020年分析动力电池的现状必须考虑研发与使用情况,对此,企业和研究机构看法并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