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博客

探讨软包电池的未来发展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2-20 18:39    点击量:

从孚能、亿纬锂能斩获国际车企的电池订单,到宁德时代软包动力电池向东风日产批量供货,软包电池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比都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在补贴政策调整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压力下,主机厂和电池厂都在积极提升整车续航里程和电池能量密度。而软包电池凭借着在单体比能量高、安全性高和匹配灵活性高等优势,获得了越来越多主机厂的青睐。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车企对软包电池的批量应用对国内主机厂的电池技术路线选择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在此情况之下,大批主机厂开始将旗下的新能源乘用车从圆柱电池切换至方形和软包,这给软包电池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进而推动了孚能科技、捷威动力、卡耐新能源、天劲股份、多氟多新能源、国能电池等软包电池企业2018年动力电池装机量的增长。

 

针对软包电池技术路线,包括新特汽车、江铃新能源、天劲股份、亿纬锂能、卡耐新能源、万向一二三、国能电池等主机厂和电池厂的演讲嘉宾,分别分享了公司或个人看法。

 

新特汽车采购中心总经理胡骏:我们的车型规划是在2017年,当时选择的是比较成熟的参照,当时提供的是硬壳解决方案,所以从2017年到整个产品研发,我们目前整个电池包是用硬壳。

 

但是从2018年开始,包括我们为了应对2019年、2020年,我们整个电池包的策略已经在做方形铝壳和软包的对比。从供应链和采购的角度来说,方形电池或者是软包电池我们都能接受。从采购角度来看,条件允许下我偏向VDA路线,我们会根据所有电芯厂技术发展的趋势去规划我们将来的电池包布局。

 

从排序来看,我们明年或者后年的策略一定是软包第一、方壳第二。在价格上,相信随着整个软包技术的发展,软包的价格可能会比方形更低,因为它还是有一个规模效应。

 

江铃新能源三电系统事业部总监刘俊宇

 

江铃新能源三电系统事业部总监刘俊宇:对于主机厂而言,我们非常想做的事情就是平台化、标准化,而方形铝壳其实是最好做,也是最方便做的。但是方形的弊端是整体尺寸卡的太死。我之所以想切换方形铝壳有一个最重要的考核,就是想通过一体化、平台化的模组架构可以实现切换。

 

方形的标准比软包做得更靠前,可能是有宁德时代这样龙头企业起效应。这几年软包也逐渐起来了,但是缺少一个强势的企业带动。不过软包也有一个非常好的优势,它的整体灵活性和匹配性比较高,而对于铝壳来说是很难的。

 

天劲股份副总经理杨万光

 

天劲股份副总经理杨万光:软包电池的能量密度相对其他形态是比较高的,当然软包单体的容量跟方形比没那么高,一般做到50Ah和60Ah。其次软包采用叠片工艺,它的内阻比较好,整体倍率和循环性能会稍微好一些。

 

软包和方形的市场占比情况确实受到了龙头企业的影响,但是我们一直坚定做软包。

 

软包在PACK方面确实复杂一些,但是自动化工作的推进,这个不会成为软包发展的短板。另一方面,随着铝塑膜国产化进程加速,软包电池的成本会大幅降低,预计软包的成本很快会跟方形持平甚至更低,所以软包能够看到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