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博客

氢燃料电池的市场发展方向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2-20 19:20    点击量:

来源:钜大LARGE   2019-02-10   点击量:79

现在,大家都猜测氢燃料电池会不会成为汽车行业的下一个风口?

有的人说它会,因为它能填补现在锂电池的一些短板;而有的人则持怀疑的态度,认为这只不过是行业的新尝试,未必成功……无论如何,目前氢燃料电池已经是被国家“点名”重点发展,可见氢燃料电池必然会成为汽车行业的下一个风口。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日前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中表示,未来新能源汽车应该向“混合动力汽车”与“氢燃料电池汽车”方向发展,“应及时把产业化重点向燃料电池汽车拓展。”

业内解读认为,国家或将进一步支持并推进氢燃料汽车的发展。事实上,在相关利好政策的东风吹拂下,氢燃料汽车市场已在升温。

利好政策渐增

早在2018年10月的第三届氢能与燃料电池大会上,万钢就曾呼吁,2020年电动车补贴结束之后,应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此外,在2018年9月的泰达论坛上,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续超前透露“十三五”末期和“十四五”期间的产业聚焦,其中一方面是聚焦车用氢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制氢、储氢、加氢等核心技术的研发,继续强化先进动力电池技术和下一代功力电子器件技术。

而在2016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和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中,也首次提出了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路线图,到2020年,加氢站数量达到100座,燃料电池车辆达到1万辆。

2017年9月,上海发布了《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计划到2020年,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在上海能够创造150亿元的产值,到2025年产值达1000亿元,乘用车销售达2万辆。此后,西安、广州、武汉等地也陆续发布了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规划。

国内布局加速

作为汽车代用燃料,氢燃料具有良好的行进加速性、燃料适应性、低温起动性好、超低排放和全工况高效率等优点。国际氢能委员会2017年发布报告称,氢能源是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方式,预计在2050年之前,通过更大规模的普及,氢能源将大约占整个能源消耗量的20%。

近年来,国内企业也纷纷布局氢燃料领域。2018年1月,东风实业与上海电驱动成立合资公司,计划实施商用车牵引电驱动系统、乘用车牵引电驱动系统、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和新能源汽车核心电器系统等项目;2018年11月,潍柴动力以1.64亿美元认购国外著名燃料电池公司巴拉德19.9%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并计划共同推进氢燃料电池在国内的发展与应用。

现在,大家都猜测氢燃料电池会不会成为汽车行业的下一个风口?

有的人说它会,因为它能填补现在锂电池的一些短板;而有的人则持怀疑的态度,认为这只不过是行业的新尝试,未必成功……无论如何,目前氢燃料电池已经是被国家“点名”重点发展,可见氢燃料电池必然会成为汽车行业的下一个风口。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日前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中表示,未来新能源汽车应该向“混合动力汽车”与“氢燃料电池汽车”方向发展,“应及时把产业化重点向燃料电池汽车拓展。”

业内解读认为,国家或将进一步支持并推进氢燃料汽车的发展。事实上,在相关利好政策的东风吹拂下,氢燃料汽车市场已在升温。

利好政策渐增

早在2018年10月的第三届氢能与燃料电池大会上,万钢就曾呼吁,2020年电动车补贴结束之后,应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此外,在2018年9月的泰达论坛上,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续超前透露“十三五”末期和“十四五”期间的产业聚焦,其中一方面是聚焦车用氢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制氢、储氢、加氢等核心技术的研发,继续强化先进动力电池技术和下一代功力电子器件技术。

而在2016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和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中,也首次提出了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路线图,到2020年,加氢站数量达到100座,燃料电池车辆达到1万辆。

2017年9月,上海发布了《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计划到2020年,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在上海能够创造150亿元的产值,到2025年产值达1000亿元,乘用车销售达2万辆。此后,西安、广州、武汉等地也陆续发布了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规划。

国内布局加速

作为汽车代用燃料,氢燃料具有良好的行进加速性、燃料适应性、低温起动性好、超低排放和全工况高效率等优点。国际氢能委员会2017年发布报告称,氢能源是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方式,预计在2050年之前,通过更大规模的普及,氢能源将大约占整个能源消耗量的20%。

近年来,国内企业也纷纷布局氢燃料领域。2018年1月,东风实业与上海电驱动成立合资公司,计划实施商用车牵引电驱动系统、乘用车牵引电驱动系统、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和新能源汽车核心电器系统等项目;2018年11月,潍柴动力以1.64亿美元认购国外著名燃料电池公司巴拉德19.9%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并计划共同推进氢燃料电池在国内的发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