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博客

电池回收:50万吨动力电池待回收,安全环保成难题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14 23:29    点击量:

2010年开始,在国家产业政策提供的沃土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增长势如破竹,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革新性的变化。与此同时,受使用寿命(5至8年)的影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在近两年将迎来退役潮。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同时,动力电池的回收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到2020年,动力电池报废回收将迎来大规模增长期

 

据行业相关数据显示,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至2020年我国动力锂电池报废量将达32.2Gwh,约50万吨;至2023年,报废量将达到101Gwh,约116万吨。

 

50万吨动力电池待回收,安全环保成难题

 

50万吨动力电池待回收,安全环保成难题

 

“业内普遍认为,到2020年,动力电池报废回收一定会迎来大规模增长期”,豪鹏科技总经理区汉成表示“这也是目前除了车企、电池企业、原材料回收企业外,资本也大举进军电池回收市场的原因”。

 

随着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电池材料的趋势性变化,使得钴、镍及碳酸锂/氢氧化锂的价格受到了一定幅度的提振。据行业数据显示,不同类型动力电池金属含量各不相同,2023年,可回收的有价金属的市场价值可以达到:钴73亿元、镍84亿元、锂146亿元、锰8.5亿元。

 

一时间,动力电池回收似乎成为新风口。

 

体系不完善,安全环保成难题

 

但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在电池回收方面,还存在诸多难点。

 

据了解,不同车企造车时选择配置的电池种类不尽相同,这成了蓄电池回收企业在回收拆解过程中的第一大难题。“每家电池企业的技术标准未统一,在再利用前,检测难度较大,增加了再次使用的危险性”,专家表示。

 

“其次,国内在动力电池回收技术上还不够全面,回收成本比较大。这样就容易形成投入较高,产出不足的状况”。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无资质企业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后,通过不符合要求的方法将废旧电池任意处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环保监管的不断加强,诸如上述不合格的回收企业开始被陆续关闭,这使得电池的回收渠道逐渐变窄,价格体系也随之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