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车的出现是否可以解决纯电动车存在的痛点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17 12:53
点击量:次
氢燃料电池车的出现恰恰可以解决纯电动车存在的痛点。
据悉,续航650KM的氢燃料只需3分钟就能填充完毕,相比于即使有Tesla超级充电站加持的特斯拉ModelS,500多公里的续航里程最快也要几十分钟才能充满,更遑论充电时间动辄数小时的普通纯电动汽车。
《氢燃料电池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依据日本氢气的价格,氢能源汽车续航650KM仅需4600日元,约合278元人民币,比汽油的价格更为便宜。且氢气的价格不会像汽油随石油有较大波动,只会随着技术的提升越来越便宜。
此外,氢能源汽车的动力原理简单,由车载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产生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出能量,所以并不产生尾气,可真正意义上实现“零排放”,较其他能源更具环保性。
我国氢燃料电池发展的难点
氢燃料电池其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由英国剑桥大学Bacon用高压氢氧支撑了具有实用功率水平的燃料电池。此后,该项技术一直被军方所重视,在20世纪90年代后逐步转为民用。
自此以后,氢能就成为全球能源和交通领域发力的热点,不仅日本,英国、德国、法国、荷兰等国都在大力推出燃料电池汽车,并加大加氢站的建设。
我国虽然也在大力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但要实现大规模的市场化推广,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4月9日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19年第3批)》显示,目录共包括67家企业的178款车型,其中燃料电池产品仅3家企业3款型号,且以货车和客车为主,仍旧没有乘用车的身影。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李主任介绍,与日本成熟的技术相比,我国在燃料电池的关键基础材料,包括零部件、整个高端的集成、电池的寿命、成本、批量制备能力等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在使用环节上,由于燃料电池汽车比其他汽车更为精密,因此维护成本更高;氢气在制备、储存、运输等过程中也需要更多的技术处理,成本也相应提升;配套设施方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需要众多加氢站支持,加氢站由于需要配置大型压缩机等大型设备,成本同样比加油站和充电站更高。
成本层层加码下,过于高昂的费用,使得市场需求不足,进而阻碍了创新技术的研发热情。这些制约国内发展氢燃料的要素,导致中国在相关技术指标上落后于日本。
氢燃料电池发展前景广阔
由于氢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尚处于导入期,所以燃料电池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三横三纵”发展路线的重要分支,分外需要政策的支持引导。
氢能是一种普世性的能源载体,氢能产业发展最大的障碍往往不是技术而是基础设施建设。
2014年财政部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其中,对符合国家技术标准且日加氢能力不少于200公斤的新建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每个站奖励400万元。
将加氢站纳入补贴范围,可直接刺激配套产业加速发展,预计后续加氢站的建设会取得突飞猛进的效果。据悉,中石化正在对中国的加油站合建加氢站的问题进行全面布局。2030年,国内将建设加氢站1000座以上,满足200万辆燃料电池运输车辆,同时建成3000公里以上氢气长输管。
在此之前,2009年我国就开始对燃料电池汽车实行补贴,其主要形式是免征购置税,同时给予一次性不同额度的优惠。
2018年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与纯电汽车不同,明确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永不退坡,力度不减,逐步带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关数据披露,2006-2017年燃料电池成本由124美元/kW下降至45美元/kW,十年间降幅高达63.7%。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加之政策支持,燃料电池汽车在未来成长性极高。
据悉,续航650KM的氢燃料只需3分钟就能填充完毕,相比于即使有Tesla超级充电站加持的特斯拉ModelS,500多公里的续航里程最快也要几十分钟才能充满,更遑论充电时间动辄数小时的普通纯电动汽车。
《氢燃料电池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依据日本氢气的价格,氢能源汽车续航650KM仅需4600日元,约合278元人民币,比汽油的价格更为便宜。且氢气的价格不会像汽油随石油有较大波动,只会随着技术的提升越来越便宜。
此外,氢能源汽车的动力原理简单,由车载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产生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出能量,所以并不产生尾气,可真正意义上实现“零排放”,较其他能源更具环保性。
我国氢燃料电池发展的难点
氢燃料电池其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由英国剑桥大学Bacon用高压氢氧支撑了具有实用功率水平的燃料电池。此后,该项技术一直被军方所重视,在20世纪90年代后逐步转为民用。
自此以后,氢能就成为全球能源和交通领域发力的热点,不仅日本,英国、德国、法国、荷兰等国都在大力推出燃料电池汽车,并加大加氢站的建设。
我国虽然也在大力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但要实现大规模的市场化推广,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4月9日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19年第3批)》显示,目录共包括67家企业的178款车型,其中燃料电池产品仅3家企业3款型号,且以货车和客车为主,仍旧没有乘用车的身影。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李主任介绍,与日本成熟的技术相比,我国在燃料电池的关键基础材料,包括零部件、整个高端的集成、电池的寿命、成本、批量制备能力等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在使用环节上,由于燃料电池汽车比其他汽车更为精密,因此维护成本更高;氢气在制备、储存、运输等过程中也需要更多的技术处理,成本也相应提升;配套设施方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需要众多加氢站支持,加氢站由于需要配置大型压缩机等大型设备,成本同样比加油站和充电站更高。
成本层层加码下,过于高昂的费用,使得市场需求不足,进而阻碍了创新技术的研发热情。这些制约国内发展氢燃料的要素,导致中国在相关技术指标上落后于日本。
氢燃料电池发展前景广阔
由于氢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尚处于导入期,所以燃料电池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三横三纵”发展路线的重要分支,分外需要政策的支持引导。
氢能是一种普世性的能源载体,氢能产业发展最大的障碍往往不是技术而是基础设施建设。
2014年财政部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其中,对符合国家技术标准且日加氢能力不少于200公斤的新建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每个站奖励400万元。
将加氢站纳入补贴范围,可直接刺激配套产业加速发展,预计后续加氢站的建设会取得突飞猛进的效果。据悉,中石化正在对中国的加油站合建加氢站的问题进行全面布局。2030年,国内将建设加氢站1000座以上,满足200万辆燃料电池运输车辆,同时建成3000公里以上氢气长输管。
在此之前,2009年我国就开始对燃料电池汽车实行补贴,其主要形式是免征购置税,同时给予一次性不同额度的优惠。
2018年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与纯电汽车不同,明确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永不退坡,力度不减,逐步带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关数据披露,2006-2017年燃料电池成本由124美元/kW下降至45美元/kW,十年间降幅高达63.7%。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加之政策支持,燃料电池汽车在未来成长性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