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市场为何竞争如此大?锂电池技术会有突破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6-01 20:56
点击量:次
动力电池产业从来不缺新闻,兵戈相见跌宕起伏的精彩程度堪比那些网红电视剧情。
这是个充满魔幻的行业,受产业政策、上下游原料供需甚至整车厂扶持等影响,昔日的明星企业几年内就能相忘于江湖,默默无闻的小弟也可能"一夜"爆红成为整车企业追逐的座上宾。
细看最近发生的几起新闻,就会发现这个产业的"火辣"一面。
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目前呈现中日韩三国杀的局面,企业间的竞争是常有的事,不过圈外人往往很难理解竞争的惨烈,近日韩国两家动力电池企业LG化学与SKInnovation的矛盾就激化升级了。
LG化学甚至针对SKInnovation发起一系列诉讼,指责对方通过雇佣其员工来窃取LG化学锂电池相关核心技术。窃取竞争对手的核心技术是商业竞争中的惯用手段,但这次LG化学显然动了三味真火。
LG化学及其美国子公司LGCMI共同发起了对SKInnovation的诉讼,而且是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特拉华州地方法院同时提起诉讼。
外媒称,SKInnovation在LG化学公司锂电池部门雇佣了77位技术员工和相关人员,这些员工中有不少人曾参与过LG化学锂电池研发、制造、组装以及质量测试。这些员工不仅公开密谋窃取LG化学商业机密,同时还利用这些信息与SKInnovation进行就业交易。
从装机量来看,2018年LG化学位居全球第四,而SKInnovation排在十名以外。此次,作为行业老大哥的LG化学为何会迁怒体量比自己小很多,甚至都构不成威胁的小弟呢?
原因是SKInnovation动了LG化学的金主奶酪。
去年底,大众集团对外称,已经增加SKInnovation作为其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商。未来,SKInnovation将主要为大众北美地区供应电池,并向大众集团在欧洲生产的纯电动汽车供应部分电池。
而在此之前,大众的核心动力电池供应商一直是LG化学。
大众的消息一经公布,SKInnovation就宣布在美国佐治亚州杰克逊县新建动力电池工厂,该工厂预计2022年投入生产。随后SKInnovation又宣布计划在匈牙利建造第二座电动汽车电池工厂,这座工厂显然也是迎合大众的需求。
此外还有消息称,SKInnovation还将和大众在德国合作建立一座电池工厂。
显然,SKInnovation与大众的蜜月期还没结束,大众“原配”的电池供应商LG化学就动怒了。
作为回应,LG化学放出消息,不排除采取向大众汽车停止供应动力电池的可能。甚至还传出其将甩开大众,在德国独立建造电池超级工厂。
这件事三方最终如何收场,不得而知。目前我们却可以搬好马扎带着好奇心,静观其发展。
近几年,伴随动力电池核心技术和产能向头部玩家集中,头部企业的客户度重叠度越来越高,动力电池企业间针锋相对的火药味也愈发明显。
目前在大众、通用、宝马、戴姆勒的电池供应商体系中,都选取了至少一家韩系电池企业作为供应商,谁让人家技术好呢。
韩国电池产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韩国三大电池商LG化学、三星SDI和SKInnovation的电池未交付订单超过175万亿韩元(约合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仅2018年一年新接订单就有110万亿韩元。
巨大的利润预期和市场前景,让动力电池产业备受关注,韩国企业间的大大出手或许会成为未来的常态。
各领风骚中国版剧情同样五味杂陈
对于新能源第一大市场的中国,这种状态或许同样适用,只是当前我们的剧情更多的还是走励志路线。
受益于动力电池白名单的保护,为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凭借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并在巨额补贴的加持下,(虽然期间也出现了一些盲目快干技术不达标的企业),但不可否认,中国已经拥有了动力电池全产业链的优势。
以宁德时代、比亚迪、孚能为代表的中国电池企业正在加快发展步伐。据不完全统计,宁德时代已与国内外近20家车企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并成为众多合资车企的第一供应商。
宁德时代的崛起经历堪比教科书,除了自身技术过硬外,通过与宝马等国际知名车企的技术磨合,也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
合作伊始,宝马给宁德时代提供了800多页纸的电池生产标准,详细到不同工况下能量及功率要求,上百道质量管理要求。
据说宁德时代当时有些犹豫,毕竟给苹果手机生产电池没那么复杂。为了协助宁德时代生产出宝马所要求的电池,宝马派出的工程师在宁德时代待了两年多。
后来的事,大家都很清楚了,2018年7月,宝马和宁德时代签下300多亿电池采购订单。宝马10亿欧元助力宁德时代在欧洲建厂。
同年,宁德时代登陆创业板,创造了创业板公司有史以来最高募资记录。
宁德时代用了短短七年,成为国内排名第一的动力电池生产商,动力电池销量也跃居全球第一。
随着宁德时代的崛起,此前的老大哥比亚迪也并没有因此落寞,相反计划独立拆分的比亚迪电池部门也已经与长安签署电池合作协议,比亚迪将在重庆设立工厂,为长安汽车提供动力电池。而长城、北汽等此前也与其有过接触,此外,比亚迪在产能方面也在快速追赶,预计到2020年其规划动力电池产能将超过宁德时代。
除了双龙头发展迅猛,国内出货量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也时常曝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闻,理论上这些企业未来也存在各领风骚的能力。
比如,上个月欣旺达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参与了雷诺日产组织的电池采购招标,并最终收到了雷诺日产发出的供应商定点通知书,相关车型未来七年的需求预计达115.7万台,欣旺达将提供自主开发的动力电芯和动力电池系统解决方案。
要知道2018年欣旺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可是排行在30名之外。
这几年,孚能在锂电行业绝对算行业黑马,其甚至击败宁德时代、LG化学等巨头拿下戴姆勒超百亿欧元电池大单。
2018年底,孚能宣布已与戴姆勒签订从2021-2027年供货协议,供货规模7年合计140GWh,以50度电每辆车计算,可供应280万辆纯电动车。
这是个充满魔幻的行业,受产业政策、上下游原料供需甚至整车厂扶持等影响,昔日的明星企业几年内就能相忘于江湖,默默无闻的小弟也可能"一夜"爆红成为整车企业追逐的座上宾。
细看最近发生的几起新闻,就会发现这个产业的"火辣"一面。
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目前呈现中日韩三国杀的局面,企业间的竞争是常有的事,不过圈外人往往很难理解竞争的惨烈,近日韩国两家动力电池企业LG化学与SKInnovation的矛盾就激化升级了。
LG化学甚至针对SKInnovation发起一系列诉讼,指责对方通过雇佣其员工来窃取LG化学锂电池相关核心技术。窃取竞争对手的核心技术是商业竞争中的惯用手段,但这次LG化学显然动了三味真火。
LG化学及其美国子公司LGCMI共同发起了对SKInnovation的诉讼,而且是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特拉华州地方法院同时提起诉讼。
外媒称,SKInnovation在LG化学公司锂电池部门雇佣了77位技术员工和相关人员,这些员工中有不少人曾参与过LG化学锂电池研发、制造、组装以及质量测试。这些员工不仅公开密谋窃取LG化学商业机密,同时还利用这些信息与SKInnovation进行就业交易。
从装机量来看,2018年LG化学位居全球第四,而SKInnovation排在十名以外。此次,作为行业老大哥的LG化学为何会迁怒体量比自己小很多,甚至都构不成威胁的小弟呢?
原因是SKInnovation动了LG化学的金主奶酪。
去年底,大众集团对外称,已经增加SKInnovation作为其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商。未来,SKInnovation将主要为大众北美地区供应电池,并向大众集团在欧洲生产的纯电动汽车供应部分电池。
而在此之前,大众的核心动力电池供应商一直是LG化学。
大众的消息一经公布,SKInnovation就宣布在美国佐治亚州杰克逊县新建动力电池工厂,该工厂预计2022年投入生产。随后SKInnovation又宣布计划在匈牙利建造第二座电动汽车电池工厂,这座工厂显然也是迎合大众的需求。
此外还有消息称,SKInnovation还将和大众在德国合作建立一座电池工厂。
显然,SKInnovation与大众的蜜月期还没结束,大众“原配”的电池供应商LG化学就动怒了。
作为回应,LG化学放出消息,不排除采取向大众汽车停止供应动力电池的可能。甚至还传出其将甩开大众,在德国独立建造电池超级工厂。
这件事三方最终如何收场,不得而知。目前我们却可以搬好马扎带着好奇心,静观其发展。
近几年,伴随动力电池核心技术和产能向头部玩家集中,头部企业的客户度重叠度越来越高,动力电池企业间针锋相对的火药味也愈发明显。
目前在大众、通用、宝马、戴姆勒的电池供应商体系中,都选取了至少一家韩系电池企业作为供应商,谁让人家技术好呢。
韩国电池产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韩国三大电池商LG化学、三星SDI和SKInnovation的电池未交付订单超过175万亿韩元(约合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仅2018年一年新接订单就有110万亿韩元。
巨大的利润预期和市场前景,让动力电池产业备受关注,韩国企业间的大大出手或许会成为未来的常态。
各领风骚中国版剧情同样五味杂陈
对于新能源第一大市场的中国,这种状态或许同样适用,只是当前我们的剧情更多的还是走励志路线。
受益于动力电池白名单的保护,为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凭借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并在巨额补贴的加持下,(虽然期间也出现了一些盲目快干技术不达标的企业),但不可否认,中国已经拥有了动力电池全产业链的优势。
以宁德时代、比亚迪、孚能为代表的中国电池企业正在加快发展步伐。据不完全统计,宁德时代已与国内外近20家车企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并成为众多合资车企的第一供应商。
宁德时代的崛起经历堪比教科书,除了自身技术过硬外,通过与宝马等国际知名车企的技术磨合,也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
合作伊始,宝马给宁德时代提供了800多页纸的电池生产标准,详细到不同工况下能量及功率要求,上百道质量管理要求。
据说宁德时代当时有些犹豫,毕竟给苹果手机生产电池没那么复杂。为了协助宁德时代生产出宝马所要求的电池,宝马派出的工程师在宁德时代待了两年多。
后来的事,大家都很清楚了,2018年7月,宝马和宁德时代签下300多亿电池采购订单。宝马10亿欧元助力宁德时代在欧洲建厂。
同年,宁德时代登陆创业板,创造了创业板公司有史以来最高募资记录。
宁德时代用了短短七年,成为国内排名第一的动力电池生产商,动力电池销量也跃居全球第一。
随着宁德时代的崛起,此前的老大哥比亚迪也并没有因此落寞,相反计划独立拆分的比亚迪电池部门也已经与长安签署电池合作协议,比亚迪将在重庆设立工厂,为长安汽车提供动力电池。而长城、北汽等此前也与其有过接触,此外,比亚迪在产能方面也在快速追赶,预计到2020年其规划动力电池产能将超过宁德时代。
除了双龙头发展迅猛,国内出货量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也时常曝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闻,理论上这些企业未来也存在各领风骚的能力。
比如,上个月欣旺达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参与了雷诺日产组织的电池采购招标,并最终收到了雷诺日产发出的供应商定点通知书,相关车型未来七年的需求预计达115.7万台,欣旺达将提供自主开发的动力电芯和动力电池系统解决方案。
要知道2018年欣旺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可是排行在30名之外。
这几年,孚能在锂电行业绝对算行业黑马,其甚至击败宁德时代、LG化学等巨头拿下戴姆勒超百亿欧元电池大单。
2018年底,孚能宣布已与戴姆勒签订从2021-2027年供货协议,供货规模7年合计140GWh,以50度电每辆车计算,可供应280万辆纯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