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博客

简述电池生产到电池回收利用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6-01 20:57    点击量:
剧情跌宕起伏的还有银隆新能源。

2009年成立的银隆新能源,主营电动公交大巴和钛酸锂电池。2014年和2015年,银隆新能源净利润分别为-2.66亿元和4.16亿元。2016年上半年,银隆新能源净利润为3.77亿元。

2016年董明珠携10亿元,联手王健林等知名企业家进驻银隆后,其通过步步增持,一跃成为银隆的第二大股东,而魏银仓通过银隆集团持股仍为银隆新能源的第一大股东。

双方进入蜜月期不久,董明珠与魏银仓之间的裂痕就已初现端倪。此后,双方就在实控权的争夺上进入了拉锯战。2017年11月,银隆新能源创始人魏银仓辞去董事长职务。

2018年11月,银隆新能源忽然自曝家丑称,公司新一任董事会、监事会及公司管理层在履职过程中,发现公司原董事长魏银仓、原总裁孙国华涉嫌通过不法手段,侵占公司利益金额超过10亿元。

近日,银隆新能源再次突发声明,曝光了大股东魏银仓、原公司总裁孙国华涉及的7宗刑事和民事案件,案值高达14亿元,同时明确魏银仓身在美国,孙国华等6人已被刑事拘留的消息。

几年间一系列的变动下,银隆新能源的前途自然也愈发渺茫。

竞争惨烈降本压力大电池产业始终处于高压锅中

相信我,火热的动力电池产业,一定会有另一面。

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予动力电池企业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另一方面又对动力电池进行无情的压榨,要求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不断提高,续航里程不断提升,价格却要不断下跌。

对动力电池企业而言,在原材料涨价和主机厂压价的双重压力下,其利润空间已经开始受到挤压。

近期,多家电池上市企业发布2018年年报,动力电池企业毛利率普遍大幅下滑。仅杉杉股份、国轩高科等少数企业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而超威动力、南都电源、富临精工等在2018年则出现了净利润下滑甚至亏损的情况。

即便是龙头企业宁德时代也依然面临成本的压力,2018年宁德时代实现营收296.1亿元,同比增长4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87亿元,同比下降12.6%。

分析认为,伴随市场竞争加剧和产业链整合加速,预计到2020年,动力电池企业将仅余下20至30家,80%以上的企业面临将面临淘汰。而外资企业再次入华将加快这一洗牌速度。

日韩企业重新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正在加快,松下将启动中国产能扩张计划,SKI宣布将重启在华新建合资企业计划。

LG化学在南京的动力电池项目降于今年10月开始量产,三星重启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新建二期工厂项目,还宣布对天津工厂新增投资24亿美元。

虽然本土动力电池的头部企业已经具备与日韩巨头企业竞争的实力。但面对未来的中日韩电池大战,受伤的很可能是国内中小规模的电池企业。

而在第一轮动力电池竞争中落后的欧美国家,也正在抓紧战略调整加快追赶步伐。

日前,法国和德国公布了一个价值数十亿欧元的电池制造合作项目,希望以此来加强在电池生产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竞争。

这项预算为50亿至60亿欧元的动力电池制造项目,涵盖从提取原材料、电池生产到电池回收利用等。该计划首先会在法国设立一个试验工厂,并陆续在法国和德国正式建立两个电池生产工厂,

德国经济和能源部长甚至表示,我们不仅要满足欧洲汽车行业对电池的需求,也想将这些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所以希望电池的欧洲制造,能够成为一个重要的质量标准。

美国人同样也在行动。

5月2日,一场行业闭门会议在华盛顿召开,参会人员包括矿业、监管机构和立法机构。

由于美国更多的依赖矿产进口,而不是大力开发国内的矿山。面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诉求,美国参议员计划提出立法,以简化监管并允许开发锂,石墨和其他电动汽车供应链的矿产资源。

一旦美国成功推动矿产安全法案,将会大大促进美国本土的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投资,包括矿山的开发以及加工设施的建设,这也给全球志在投资电动汽车产业链的资本提供了新的机会。

此外,为了保证在未来汽车市场竞争中的有利地位,欧美企业已经着手布局固态电池,寄希望于通过提早掌握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在下一轮竞争中占据主导。

美国制定了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500瓦时/公斤的目标,欧洲计划2030年本土生产的动力电池占全球30%。

显然动力电池产业的多方角力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暂时的领先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在这个充满魔性的行业,剧情远远超出我等的想象,没准明早起床后又会出现一个改变产业格局的大新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