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博客

国内第一批将出租车全部切换为纯电动的城市,充电难的问题怎么解决?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1-13 18:47    点击量:

车企长期对策研讨


最后来分析从长期的角度当补贴完全取消后车企有哪些对策和方案,相信这也是摆在各大车企面前最大的难题。当然这需要汽车全产业链集中智慧来寻找出路,今天也只能是抛砖引玉,与大家分享一些思考与建议。


首先,把当前新能源的用户划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单位用户,这里面主要包含了网约车、租赁公司、分时租赁和出租车公司;另一大类是个人用户,这里面主要包含了经济型用户、牌照追求者和追求高科技的人群。然后,以补贴退坡的敏感度为横轴(越往右表示用户越在乎补贴退坡),以补贴退坡影响购车决策的程度为纵轴(越往上表示对决策影响越大),将新能源主要的用户类型放在这四个象限中,分别进行对策的研讨。


1.挖掘新能源车的附加价值


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多数新能源用户对于补贴退坡的敏感度都较高,除了两类用户,一类是极客人群,一类是出租车公司。出租车公司敏感度低是因为选车是跟着政策走的;极客人群是指那些追求新鲜事物、敢于创新、渴望引领潮流的人,这部分人选择纯电动可能是因为高端环保的形象,可能是因为加速的快感,可能是因为自动驾驶的创新,也可能是因为对某个偶像的追捧,总之,这些人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意志也相对坚定。


如果短期内无法缩小新能源和传统燃油车之间的价差,那么就一定要想办法给新能源附加一些额外的价值。特斯拉在这方面几乎做到了极致,无论是品牌还是产品本身,都让大部分的人有想掏钱的欲望;国内企业中,蔚来尝试用服务进行突破,但疯狂烧钱的模式能否持续存在较多的质疑;MarvelX尝试用一系列黑科技吸引眼球,但目前似乎也出现了“叫好不叫座”的困境。当前特斯拉攻势正猛,这个区间留给国内车企的时间可能不多了。


2.抓住网约车“新能源化”的时机


近一年行业里频繁听到一句话:由汽车生产制造商向出行服务商转型。虽然听上去有点遥远,但是在智慧城市的国家战略以及新能源发展的巨大压力下,各大车企已经纷纷行动起来。国字号三大车企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联合腾讯、阿里、苏宁等多方知名企业成立的T3出行公司便是最好的信号。


2018年新能源单位用户的比例占到近四成,如果算上一些“私车公用”的案例,这个比例应该可以超过五成。在这部分单位用户中,网约车和租赁公司加起来的占比又达到了六成,而租赁公司的新能源车大多都是与出行平台合作。虽然这部分用户受到补贴退坡的影响也较大,毕竟车辆的价格和运营成本直接挂钩,但是随着各大城市发布的网约车“新能源化”的政策要求,未来新能源网约车市场将具有巨大的销量潜力。


昆明:2019年1月1日起网约车牌照只能是新能源


大连:2020年前,市内四区公交运营线路全部淘汰传统燃油汽车,2025年前,实现全市网约车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


海南:2019年海口三亚新注册网约车100%为新能源车,全省不低于80%,2020年实现全省100%使用新能源车。


深圳:禁止非纯电动车辆新注册为网络预约出租车,2018年新建出租车快速充电桩5200套以上。


当然,未来出行领域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出行服务会与车辆一样,需要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服务以及车辆的细化,这方面我们也做过很多相关研究,感兴趣的朋友欢迎一起探讨。


3.持续优化三电配置和产品配置


长时间以来,车企基本都是以补贴为导向进行三电相关的开发,如今必须转为以消费者为导向来进行思考。


我们通过调研对新能源用户的使用行为进行了分析,发现近九成的用户每天行驶里程在100km以内,七成用户当电量降到一半便会开始充电,所以续航里程真的需要达到500km吗?达到500km便可解决消费者的里程焦虑吗?电芯一定是越新越有竞争力吗?电池能量密度一定越高越好吗?这些问题可能都要重新审视。


3月7日,北汽新能源推出了新款的EC220,把电池更换为成本较低的磷酸铁锂,仅保留了慢充的方式,NEDC续航只有206km。如前文所述,国家要求A00级小车需先实现自给自足,领头羊企业似乎已经开始在探索了。


此外,长期以来国产品牌的车型都以装备丰富见长,大家可能会有个误区,认为自主品牌的车辆成本要比合资品牌低,其实无论是从规模效应,还是从成本管控实力来看,这都是不成立的,对比中外车企之间的利润率便可知一二。


所以,当新能源车型成本压力不断增大,加上装备同质化竞争不断加剧,要靠装备取胜将会变得非常困难。下一步车企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进行配置优化,把钱花在能打动消费者的刀刃上。


4.努力降低成本


这是大家都普遍知道需要持续攻克的任务,问题就在于降低成本的空间有多大,速度有多快,途径有哪些。这部分的话题比较偏技术,在此先不进行展开,我们一直在对三电上下游的成本进行监控,利用一些成本模型在进行相关分析,如感兴趣欢迎与我们联系以作进一步的交流。


5.地方企业抱团公关


把这点放在最后,是因为不确定性比较强。这有可能会成为新能源爆发的新机会,比如柳州模式的打造,地方政府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像柳州一样对新能源车在停车位、路权、充电桩以及使用费用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无疑将会起到很强的促进作用。


根据这两年我对太原新能源市场的观察,作为国内第一批将出租车全部切换为纯电动的城市,当地消费者对新能源的认知要远高于其他城市,并且随着需求的增多,充电相关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当地基本不存在充电难的问题。


但这所说的不确定性,主要是视乎当地政府的决策力和执行力。所以车企也需要加强游说和公关,争取将新能源支持政策快速高效地落到实处。


结语


以上便是我对于2019年新能源补贴新政的一些观点,总的来说,平均75%以上的退坡幅度可以算是提前宣告了后补贴时代的降临,各车企面临的挑战还是非常大,但有挑战便意味着有新的机遇,汽车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变革。我认为,在这场变革中,各车企需要回到原点,从消费者思维出发去思考新能源的真正机会,同时结合智慧出行的场景,进行大胆的创新与探索。


作为大多数车企的合作伙伴,威尔森也会努力在这场变革中为大家提供更加精准的支持和深入的分析,助力各位实现华丽转型。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