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锂铜箔性能指标对锂电池性能的影响分析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2-14 22:01    点击量:
为什么用铜箔代替铝箔?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的唯一途径是使用更大容量的正极和负极材料,更薄的隔膜纸,更薄的铜箔和铝箔,并尽量减少其他辅助添加剂。锂离子电池收集液的主要材料是金属箔(如铜箔、铝箔),其作用是收集电池活性物质所产生的电流,从而形成较大的电流输出。
 
为什么用铜箔代替铝箔?
 
根据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正极和负极材料应涂覆在导电收集液上,所以收集液应与活性材料充分接触,内阻应尽可能小。铜箔和铝箔具有导电性好、形成氧化保护膜、质地柔软利于粘结、制造工艺相对成熟、价格相对低廉等优点,因此被选为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流体收集材料。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电位高,铝箔的氧化层比较致密,可以防止流体的氧化收集。但是在高电位下铜会与锂嵌在一起,所以不适合做正极流体收集。正电极流体收集一般采用铝箔。但负电势低,铝箔在低电势下容易形成铝锂合金,负流体的收集一般采用铜箔,铜箔与铝箔不具有互换性。
 
 
一是铜箔铝箔导电性能好,质地柔软,价格便宜。
 
其次,铜箔在空气中相对稳定。铝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在铝的表层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防止进一步的反应,而这种非常薄的氧化膜对电解液中的铝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第三,锂电池的正负电位决定了使用铝箔作为正极,铜箔作为负极,而不是相反。正极电位高,铜箔在高电位下容易被氧化,而铝的氧化电位高,而且铝箔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这对内部的铝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锂铜箔性能指标对锂电池性能的影响
 
锂电池的集液铜箔厚度一般在7 ~ 20nm之间。目前,新能源汽车铜箔厚度为8~12厘米,整车铜箔重量超过10kg。铜箔越薄,电池就越轻。
 
同时,更薄的锂离子铜箔也意味着更少的电阻,从而提高了电池的性能。因此,降低电池上铜箔的质量,降低铜箔原材料的成本,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成为动力锂电池铜箔的关键。我们认为,未来使用较轻的锂铜箔是大势所趋。
 
微孔箔在锂离子电池应用中的优势是什么?
 
1. 直接有效地提高锂电池的比能
 
同一规格片材,微孔铝箔,孔隙率17%,减重17%;在相同的表面密度下,正、负极压实均增大。
 
2. 有效提高锂电池的倍增器性能
 
对于常规的锂电池箔,锂离子的迁移沿箔的二维方向扩散到极尖。当金属箔穿过孔后,锂离子的扩散路径可以转化为三维的全方位渗透。此外,阳极与金属箔之间的接触面可以通过进入孔隙来增大,减小锂离子的迁移半径,提高导电效率。
 
3.有效降低锂电池内阻
 
通过对同类型铝箔的对比,发现穿孔铜箔和铝箔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内阻8% ~ 20%。
 
4. 锂电池电解液保证了连续的渗透
 
锂电池的常规箔、电解液由纵向绕中心扩散渗透,穿孔是一种三维渗透扩散,完全消除了电池极中心部分渗透的问题。在行业中,反馈单元一致性不足的原因之一是渗透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