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介绍锂电池电解液的主要成分及危害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2-29 14:22    点击量:
电解液成分危害。锂电池的电解质是电池中离子传输的载体,它在锂电池正极和负极之间起着传导离子的作用,就像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爱情纽带”。它是锂离子电池获得高电压、高比能等优势的保证。那么锂电池电解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电解质组成的危险是什么?
 
锂电池电解液。JPG
 
锂电池电解液的主要成分
 
目前,锂电池主要使用高氯酸锂、氟化锂、六氟磷酸锂等电解质。由高氯酸锂制成的电池在日本和美国已经被禁止使用,因为它们在低温下的性能很差,而且有爆炸的危险。氟化锂电池性能好,无爆炸危险,适用性强。六氟磷酸锂电池性能好,无爆炸危险,适用性强。未来废弃电池的处理相对简单且环保。因此,六氟磷酸锂电池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电解液一般是由高纯有机溶剂、锂电解液、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其主要成分如下:
 
1. 分子式:C3H4O3,透明无色液体(>35℃),室温结晶,是聚丙烯腈和聚氯乙烯的良好溶剂。
 
2. 碳酸丙烯,无色无味,或淡黄色透明液体,溶于水和四氯化碳,与乙醚、丙酮、苯等混溶。本品应存放于阴凉、通风、干燥处,远离火源,按低毒化学品的规定储存和运输。
 
3.碳酸二乙酯,无色液体,微臭;蒸汽压:1.33kpa /23.8℃;闪点25℃(易燃液体可蒸发成水蒸气,流入空气中)。
 
4. 碳酸二甲酯,是一种无毒、环保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蒸发温度高,蒸发速度快。
 
5. 碳酸甲酯是无色透明液体,是近年来新兴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是锂电池电解液的优良溶剂。
 
6. 六氟磷酸锂,白色结晶或粉末,溶解性强;六氟磷酸锂暴露于空气或受热时,由于水蒸气的作用,在空气中迅速分解,释放出PF5,产生白烟。
 
7. 五氟化磷是一种卤化磷化合物。五氟化磷是常温常压下的无色异味气体,对皮肤、眼睛和粘膜有很强的刺激性。五氟化磷用作聚合催化剂。
 
电解液成分危害
 
锂电池电解液分为两种,一种是酸性电解液,一种是碱性电解液,前者的主要成分是硫酸,后者是氢氧化钠,两者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1.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吞食、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碳酸二乙酯是一种温和的刺激物和麻醉剂。吸入会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呼吸困难等。液体或高浓度的蒸汽是刺激性的。对胃肠道的口腔刺激。长时间反复接触皮肤会刺激皮肤。
 
2. 辐射:所谓辐射,是指电路中高频振荡产生的射频波发射到空间中的现象。一定频率和强度的辐射会影响身体。
 
3.锂电池的工作环境可能含有许多有害元素。一些汞元素很常见,其他的铅元素也很常见。导致重金属病。
 
4、在潮湿空气中产生白色腐蚀性和刺激性的氟化氢烟雾。在水中分解剧毒的腐蚀性气体。分解的基础。
 
5. 保护措施
 
呼吸防护:当空气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具)。
 
眼睛保护:戴上护目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部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工作场所禁止吸烟。下班后淋浴和换衣服。注意个人卫生。
 
锂电池电解液主要引起中毒(意外吞咽)、化学腐蚀和人体器官的机械损伤。使用时要小心,尽量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