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目前锂电寿命有多长,浅充浅放和过充过放是否会对电池安全和寿命产生影响呢?

来源:未知    2019-04-11 08:26    点击量:
目前锂电寿命有多长?浅充浅放和过充过放是否会对电池安全和寿命产生影响呢?

  “决定动力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体系本身的特性,也包括制造工艺、使用工况等。优质的电池体系,外加科学的系统管理,可以达到很长的使用寿命。”王芳介绍说,按照容量衰减至80%作为截止条件、按照100%的放电深度测试,目前动力电池的寿命基本都可以达到2000次循环。

  “过充过放指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压超过或低于规定的截止电压,对电池性能和寿命会带来危害。”王芳说,但电池中的BMS电池管理系统会加以限制和保护,低温时限制对电池充电,加热至合适温度时再充电。王芳说,为了确保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从电池单体、模组再到电池系统有一系列的安全保护设计,防止电池过充过放过温,在出现异常时及时报警和保护。

  网文中提到:曾有媒体报道,“天津十八所证明了锂电池在高温高压、穿刺撞击、过充过放几乎所有项目中都发生了燃烧及爆炸”。

  对此,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说,2014年5月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八研究所接受媒体专题采访,但节目中电池发生燃烧爆炸的现象是根据节目录制要求,将保护电路拆除后,进行滥用实验造成的。这次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广大使用者了解没有保护措施的三元锂电池在滥用条件下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

  “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理论上是可控的,引发安全问题多是在产品缺陷和滥用的情况下。”刘彦龙说。“但单纯电池单体、模组和系统的安全,还不足以保证搭载锂电池的电动汽车的绝对安全。”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董事长李平介绍,目前顶配的Model—S使用了7104块松下三元锂电池,在电池安全保护方面做足了功夫,包括设置传感器、由电池控制系统控制、大量使用高强度铝合金等材料的碰撞防护等。在采取这些安全设计的情况下,安全事故的概率还是达到了万分之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八研究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王庆华也指出,目前电动汽车电池市场上的产品良莠不齐,一些厂家生产的电池存在一致性差的问题,且管理系统的功效发挥不大,一个单体发生问题会对电池组的整体寿命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王庆华建议政府提高相应的试验验证标准,加强对电动汽车市场的管理监督和检测。

  废旧锂电池污染不可控?

  回应:因环境风险相对较小,锂电池尚未纳入危险废物管理,但应尽早布局回收再利用体系

  锂电池目前是否有强制回收政策?是否像网传文章中所说,废旧锂电池会造成巨大的环保压力呢?王芳说,现阶段被环保部门纳入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废旧电池包括废镉镍电池和废铅酸蓄电池。对于一次性电池、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因其环境风险相对较小,并未纳入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不过,废旧锂离子电池进入环境,由电极材料、电解液与环境中其他物质发生水解、氧化等反应,可能会造成镍、钴、锰等重金属离子污染、氟污染以及一些有机物污染。那么,这些污染可控吗?

  王芳说,针对锂离子电池的处理,国家发改委环资司起草的《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政策(2015年版)》中规定,鼓励采用湿法冶炼技术处理废旧锂离子电池,要求镍、钴、锰的综合回收率应不低于98%。“针对锂离子电池的处理技术,我国一直有高校科研团队进行研究,并与美国开展了合作交流。”王芳说。

  工信部1月8日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委托相关专业机构负责协助做好公告管理相关工作。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专家、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胡树清说,对于以磷酸铁锂、锰酸锂及低钴含量三元材料等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电池,由于回收商业价值低,企业兴趣不高。这些废旧电池回收必须由国家出台政策,才能顺利实现产业闭环。现在我国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标准,如废旧电池的分类、储运规范,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等,但还不充分。

  “锂离子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工作,要尽早布局。”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说,建立动力电池回收体系,需要完善电池的标准化、建立编码追溯系统、实施严格的奖惩措施以及对再生利用企业进行资质管理等。 怎样制定标准才能获得广泛认可

  我国动力电池标准化问题由来已久。多年来,国内包括政府、车企、电池企业、标准制定机构在内的各方都在试图制定动力电池的相关规格尺寸,以改善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存在的电池型号繁杂、产量分散的无序状态。

  但是,从目前业界的反应来看,制定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标准并非易事。目前,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大多根据自身生产条件和下游客户要求生产动力电池产品,产品在形状、容量、材料上均各不相同,而且大多自己成组。各人有各人的立场,这使得制定一个各方认可的电池规格尺寸标准非常困难。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国外一些标准制定的经验值得借鉴。比如,2015年年底,美国境内连续发生数起平衡车火灾事故,亚马逊强制下架所有在售的平衡车商品。面对平衡车这种新兴产业所遭遇的危机,美国UL标准开发组织迅速作出反应,用了近三个月的时间,制定出平衡车电路系统安全标准。该标准于2016年2月执行,对梳理行业乱象,促进平衡车产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据美国驻华使馆标准事务代表费霞(CathyFeig)介绍,中国和美国有着完全不同的标准制定体系。中国的标准制定体系是“自上而下”,主要是由政府各个部委、各种智囊机构以及各种标准化专委会来主导标准的制定工作;美国与中国相反,是“自下而上”的体系,美国标准制定主要由产业界和市场来主导,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对于消费品安全和标准的制定起着积极的作用。

  电池中国网认为,动力电池的标准化制造是产业发展的趋势。但是从标准的制定方式上,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该考虑借鉴美国具有“群众基础”的标准制定体系,在动力电池规格尺寸的制定上广泛征求广大企业的意见,尽量取得大多数企业的认可,避免给企业造成损失,促进整个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