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锂电业产能过剩会导致什么?如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的产能过剩?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14 23:06    点击量:

特斯拉汽车的成功、国内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的出台,将资本市场的焦点聚集到了锂电行业,今年锂电行业可谓“容光焕发”,随着通信基站、电动汽车等新应用领域开始逐步发力,未来有望拉动数百亿元锂电新需求,锂电行业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淘金”热潮。

 

  从股价表现来看,年初以来锂电行业数十只股票涨幅超30%,其中亿纬锂能和德赛电池涨幅皆逾100%。

 

  国家相关政策也在为锂电发展“呐喊助威”。铅酸电池5%消费税的征收,铅酸电池环保成本增加,将加速锂电对铅酸电池的替代;新能源汽车补贴第二轮政策推出,新一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政策的出台等,根据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目标,到2015年累计推广35万辆,业内人士表示,若能实现目标,锂电行业有望迎来春天,甚至供应出现短缺。

 

  据大智慧通讯社前期跟踪了解,未来通信基站、储能、电子烟、智能穿戴、锂电自行车、电动汽车等锂电池应用的新兴领域,有望撬动锂电行业数百多亿元的需求增长。

 

  非锂电上市公司“不忍旁观”

 

  雅化集团、凤凰光学等非锂电上市公司,看着锂电大家庭的“钟鸣鼎食”之象,而自己却捧着一本“难练的经书”,纷纷开始涉足锂电池相关业务,希望享受阳光普照。

 

  民爆企业雅化集团出3亿元巨资控股四川国理,光学加工企业凤凰光学注资4200多万持有惠州汉派55%的股权。

 

  据雅化集团中报显示,炸药、雷管等主营业务毛利率均在50%左右,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7.74%。

 

  拥有如此好的业绩指标,公司为何选择涉足锂电行业?是否如公司公告中表述的那样,看重锂行业的前景,实现多元化经营战略。

 

  是否还有其他的难言之隐?一业内人士向大智慧通讯社透露,民爆行业管理严格,产能扩张困难,业绩增长有限,尽管雅化集团目前有较好业绩。

 

  据此,一位长期跟踪民爆行业的券商分析,在民用爆竹行业,工信部管理比较严格,对于四川等供给已相对过剩的区域,原则上不会再新批产能。

 

  另一家非锂电池上市公司凤凰光学,也开始涉足锂电行业,这一选择会不会是“不务正业”呢?

 

  从业绩表现上来看,或许能看出些许端倪,据公司中报显示,2013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亏损约1301万元,近年来,主营业务毛利率持续下滑,其中的光学加工毛利率为2.14%,精密加工和照相器材的毛利率为负。

 

  对于公司的最新锂电投资情况,公司内部人士也表示,在主营业务出现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公司开始积极的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通过可行性研究,选择在锂电行业进行谨慎的投资。

 

  针对光学加工行业的情况,我们也致电了几位曾出具过相关研报的分析师,回应比较冷淡,纷纷表示,不再跟踪该行业,对相关公司不太了解。

 

  国内锂电在位企业蓄势待发

 

  锂电在位企业当然不会坐失良机,也纷纷开始通过寻求并购、扩大产能等增强自身实力,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布局上游,寻求海外锂矿资源,天津力神出手阔气,40亿元巨资砸向动力锂电新基地。

 

  天齐锂业成功收购泰利森锂业有限公司和赣锋锂业获得国际锂业Blackstair锂矿项目51%权益,可谓是近期的锂资源整合方面两大要闻。

 

  一位长期跟踪锂电上市公司的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未来锂矿的需求弹性比较大,兼具锂矿资源和碳酸锂加工的企业将有很大优势。

 

  随着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的推出,大型动力锂电池企业也将迎来新的契机,作为龙头性企业的天津力神,计划在苏州高新区投资40亿元,建立华东基地,从事包括汽车动力电在内的锂离子电池和新能源材料、超级电容器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未来该基地将具备5亿安时动力电池电芯装配产能,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将达200亿元。

 

  地方政府雄心壮志

 

  大智慧通讯社统计锂电行业最新项目时还发现,地方政府也纷纷的卷入了此轮锂电“淘金”热炒之中,江西宜春、山东枣庄、河南新乡、湖北襄阳等地纷纷欲打造一流的锂电产业园。

 

  江西宜春成立第一个锂电新能源发展局,专门负责江西锂电发展,据大智慧通讯社市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已有江特电机和赣锋锂业两家上市公司进驻产业园。

 

  对于政府的“雄心壮志”,宜春市市长蒋斌也曾公开表示,宜春欲打造“亚洲锂都”,建35万辆以上大、中、小锂电汽车生产基地,目前锂电产业链已初步形成。

 

  据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推介书介绍,截至2013年9月,宜春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共签约项目83个,签约资金570亿元,进资、动工和投产企业53家,其中20家已进资,9家在建,24家已投产。

 

  目前国内百亿元锂电产业园,已屡见不鲜,近期,山东枣庄高新区政府计划投资280亿元,在7年内(到“十三五”末)打造一个实现产值近900亿元锂电产业园。

 

  而作为传统锂电之乡的河南新乡,同样也没有固步自封,其也正结合时机,大力的发展电动汽车,公开报道显示,目前全市电池及电动车在建项目64个,总投资178亿,累计完成投资120亿。

 

  最近,湖北襄阳、江西于都等地也纷纷传出有关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新开工项目的消息。

 

  据公开报道显示,湖北德普公司在湖北襄阳高新区投资6.2亿元的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正式开工,项目达产,可实现年销售收入7.8亿元。据悉,前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15.6亿元。

 

  江西赣州市于都县工业园,近期也获得一笔总投资达16.5亿元的项目,预计在2016年竣工投产,达产后年销售总额40亿元。

 

  国外企业纷纷抢滩

 

  看着中国锂电市场的快速发展,国外锂电巨头们当然也做不到“坐怀不乱”。

 

  锂电隔膜龙头企业--韩国SK集团,项目投资6.4亿元,落户重庆市两江新区龙兴园区,一期项目已进入试生产前的调试阶段,总项目将于2017年全部建成,达产后正极材料产能9600吨/年,实现新增年产值约5.7亿元。

 

  美国K2能源公司与钱江摩托子公司合作开发磷酸铁锂电池,项目投资数千万,落户在温岭东部新区,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

 

  产能过剩已成事实

 

  虽然锂电行业发展前景一片看好,但目前产能严重过剩已是事实,产业链整体毛利率下滑,与此同时,又有如此多的新项目、新产能出现。

 

  “锂电池材料厂商一方面受到来自国际材料大厂的挤压,另一方面还面临着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无序竞争,其中,磷酸铁锂材料尤为严重,产能利用率仅在10%以下。”高工锂电总裁张小飞曾表示。

现在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标配的锂电池,由于具有高电压、低消耗、内阻小、循环次数多等等众多特点,因此目前在被广泛用于我们生活中。锂金属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在现阶段,池还只能是手机的最理想的电池产品,目前还没有发现一种体积小、容量大,的新型电池材料可以代替锂电池,就算有也必须价格亲民而且能够量产才行。

 

  刚过去的CES2014上,英国IntelligentEnergy公司展示最新的Upp氢燃料电池,电池不需要充电,而是更换燃料盒,每个燃料盒大概可为智能手机充电5次。不过这个燃料电池更像是移动电源,而不是手机内置的电池,因此距离真正代替锂电池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目前包括燃料电池、水燃料电池、有机自由基电池等等各种高新技术的电池还在继续研究当中,但我们一天还在用锂电池的话,就说明它们还没资格作为普遍的电池产品。锂电池这个兄弟服役了这么多年,确实已经尽它所能了,目前厂商们都在专注发展其他手机硬件,但是总有一天会到达瓶颈甚至饱和,但是手机电池的发展却严重不成正比,因此总有一天手机电池会迎来一次大变革,厂商也会对待机问题得到最大的关注。那时候就可以尽情享受手机带来的便利,而无需再对待机的问题忧心忡忡,我们期待那一天到来。

  大智慧通讯社统计发现,2012年中国消费六氟磷酸锂(电解质)3000吨,占国内已有产能不到10%;2012年国内正极材料企业约195家,其中近30多家处于停产状态;2012年负极材料出货量约2.8吨,产能利用率50%左右;2012年内资锂电池隔膜企业总产量为1.8亿平米,而实际产能利用率约25%(目前国内隔膜产能近8亿平米)。

 

  “如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的产能进一步过剩”是关键。中国电池网董事长于清教表示,目前国内锂电池材料纷纷在上项目,但最终的出路还是需要往中高端产品上走。